阅读历史 |

第171章 扩张(1 / 2)

加入书签

想着想着,安永淳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政策好像出现了一些纰漏,更恰当地说应该是漏洞。那便是并没有对民间人才进行发掘与使用。

尤其是对于流民之中的铁匠,皮匠,木匠,读书人等等,并没有甄别出来,而是将他们混在一起,浪费了人才不说,还迟滞了朗州军的发展。

不过现在发现还不晚。吃完了饭,安永淳随即返回了朗州城。

刚回到城中,安永淳便一连下发了三道命令。首先,重新排查所有进入朗州的流民,流民之中的铁匠,皮匠,木匠,篾匠,读书人等等,只要是有一技之长者,全都要重新登记造册。

其次,朗州城中,乃至常德府下辖的桃源,龙阳,沅江等,逐一排查境内的匠户,若有想给官府做事的,一律先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之后每月一两银子月俸,技艺高超者,加倍。

最后,派人出朗州,在湖广各地收购铁料,铁器,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最远者,甚至跑到了广东。

这个时代,若论天下铁料最为优良者,非广州佛山铁不可。故而,佛山铁也就成了收购铁料的重中之重。

三道命令,有明有暗。明白于天下者,自然是前两道。这两道命令自然也是以常德知府沈兆甲的名义下发。

外人看来虽然会有些怪异,但却也属于沈兆甲的职权范围之内,没人能多说什么。更何况,如今湖广的官员都很忙碌,只要不发生在他们下辖的地盘,他们也懒得管。

最后一道收集铁料的命令,自然是不能明发。一来,铁料聚集,很容易引起世人瞩目,引起旁人忌惮,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有心人趁机囤积居奇,白白损失银两。

命令虽然已经下发出去。但从命令到执行,甚至到最终自己打造的兵器入库,都需要不短的时间去运作,而在这段时间内,安永淳自然不会白白浪费。

何望山率领着自己一营两千士卒,大张旗鼓地离开了朗州,开始北上,向着澧州方向移动。所打的旗号,自然是“勤王”。

事实上,自从白莲教进入河南,开始攻城略地之后,朝廷便向天下发出勤王的诏书。一时之间,整个大夏,除了河南,山东,剩下的两京一十一省群起响应,纷纷派出兵力北上勤王。

就连没了巡抚坐镇的湖广,都在巡按御史的监督下,倾尽全力,派出了五万大军北上勤王。为此,甚至弄得整个湖广兵力空虚,让一些流寇乱匪有机可乘,搅动整个湖广为之动摇。

单看湖广一省的兵力或许不多,但要将整个南方合在一起来看,那人数甚至足有近二十万之众。

这些大军虽然战斗力普遍不如北方强悍,但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拖住了白莲教在河南的扩张。

这才让京师有了足够多的时间,进行集结。要不然,京城大军还未集结,恐怕半个天下早已不复为朝廷所有。

如今虽然从时间来看迟了些,不过北方战事尚未结束,这个名头还能再用上一用。

一路风平浪静地离开了常德,进入岳阳境内。刚进入岳阳,全军的防备瞬间紧绷,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岳阳,也算来到了敌境之中,由不得他们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过好在岳阳府知府季寓庸也算是安永淳的老相识了。当初,季寓庸随水军救援武昌的时候,也曾短暂的在刘调羹的麾下,与安永淳曾经共过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彼此之间自然不会有多大的交情,但至少不会让季寓庸对安永淳有多大的敌意,这也就够了。

大军进入岳阳府之后,知府季寓庸仅仅派人过来询问一番,也就没在多管,放任安永淳军借道北上‘勤王’。或许在他看来,似安永淳这样的行径,简直与傻子无异。

一路明面上张扬无比,私下里却小心谨慎的抵达了澧州。澧州城门紧闭,看样子不太欢迎这支远道而来的勤王大军。

对此,何望山并不在意,将大军停在了澧州的东城城郊之外,又吩咐道:

“来人,去澧州叫门,告诉他们,我们是北上勤王的朗州军。让他们给我们准备一万石军粮,五百匹驼马,以及三百只羊,作为粮饷。

若是迟了半分,以至于天子落难,他澧州要承担全部责任。”

这也是应有之义。按照朝廷规定,大军离开驻扎之地以后,所需粮饷,一律由所过州县提供。是以何望山如此所要,就算官司打到京城皇帝身前,也没人能说出个不字。

“是。”士卒听后,转身离去。

何望山看了看不远处澧州低矮破旧,也不知道多久没有修缮的城墙,心中默默将成功的几率又悄悄提升了两成。

澧州城内,知州臧尔令四十多岁,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样。听到何望山所要粮饷,一时竟笑了起来,道:“老爷我从来都是向别人所要钱粮,什么时候轮到这些丘八,向老爷我索要钱粮了?

再说,这朗州军莫不是穷疯了吧?张嘴就要这么多东西,也不怕撑死他们?不必理会他们,你回去告诉他们,速速离去,否则我要上奏朝廷,参他们一本,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捕头陪着笑脸,道:“是是是,老爷说得对。也不看看他们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一群丘八难不成还能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