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8、Chapter 98(1 / 4)

加入书签

() 池晏在气温开始下降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链条和齿轮做出来了, 矮人们不知道尝试了多少次, 废了多少木炭和风箱, 才终于化出了铁水,根据统一的度量衡做出来的模具没有翻车, 链条和齿轮贴合的严丝合缝。

因为没有机油,所以转动起来依旧有些干涩, 并且磨损情况也一定比有机油严重。

不过因为池晏没有生产机油的办法,所以也只能先这么用着。

磨损的太严重就换。

链条和齿轮很快就组装好了,因为还没弄出蒸汽机, 所以动力来源还是人力, 靠脚踩提供动力, 脚踩的动力源也得用上小型链条和齿轮,有了这个以后, 制糖时的搅拌工作就轻松了许多。

人腿上的力气总是比手上的大。

不过秋天的主要工作还是烧炭和织布制衣,制糖厂和酿酒厂属于半停工状态,明年开春才会继续工作。

池晏觉得既然链条和齿轮弄出来了,明年的主要建设重心就得放在修路上。

修了路, 就能改良马车,因为有了炼铁技术,还能造出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

而现在的道路显然是不能支撑车辆平稳运行的。

至于通往其他城市的路,池晏倒是想修,奈何没那个财力,也没那个人力,更何况要是只有他出钱出人, 总觉得心里不平衡。

炼钢技术也变得比之前更好了,池晏也让矮人们组成了专门的炼钢厂,炼钢厂是有门槛的,因为工作环境比其它工种更恶劣,所以工资也更高,还有福利,一年两套工作服是免费发的,每个季度评一次优秀和先进。

不过能进炼钢厂的人很好,这个工作的危险性大于其他工作,除了一些原本就炼过铁的矮人以外,新收的人都要经过培训,先学理论知识,再观摩老师傅的手法,最后再在师傅们的监督下上手实际操作。

这无疑让新人上岗的速度变慢,也浪费了一部分人力。

但池晏觉得这样是值得的,一批新人从培训到上岗也就一个多月,而这些人却能连年在岗位上创造价值,后期创造的价值比前期的损耗大得多。

池晏的桌上摆着链条和齿轮,这些都是小型的,池晏自己一边组装一边拆解,自得其乐,一整天都耗在这上面了。

“要是能弄出玻璃就好了。”池晏放下链条,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虽然没有电池,但机械手表可以只靠发条。”

发条用的是卷紧片状钢条,利用弹力产生动力,只需要转动发条就能运行,但会随着盘在发条轴上的发条慢慢变松而能量下降。

一旦忘记上发条,就要重新校准时间。

其实不用玻璃也可以,只是容易落灰而已。

不过池晏不担心这个,他只担心钟表太精细,不容易造出来。

毕竟现在他们连钢针都还没有,更别提更精细的螺丝和位钉了。

只是池晏觉得技术问题只要不断打磨就可以突破。

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不那么精细的大型工具的生产上。

池晏觉得蒸汽机的生产也迫在眉睫了,只有蒸汽机生产出来,人手才能从枯燥的重复性工作上解脱出来,投入新的工作中。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劳动力不够。

现在城市周边的田地被重新开出来的并不多,只占到原本田地的十分之一。

除此以外,池晏还准备建养鸡厂和养鸭厂,还得养羊,更不用说明年的修路计划。

哪怕把他领地上的人全都一个掰成三个用,也忙不过来。

但要引入人口实在太难,天气恶劣成这个狗样子,但凡还能活下去的,甚至绝大多数活不下去的,都不会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

在城市里可能还能混到一口吃的,离开城市,去野外可能会填了鬣狗的肚子。

如果运气好,躲过了野兽,那也可能不会寻求庇护的城市放进去。

去了新的城市,人生地不熟,只会更加凄惨。

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一个家族都在同一个城市,危机到来的时候还能互相帮助,而一旦去了另一个城市,那就任何依靠都没了。

那些成功逃到池晏领地的人,都算是运气好到极致的。

逃难的路上没被强盗杀死,没被野兽杀死,没饿死,没意外致死,还能成功来到池晏这里的人,跟九死一生也差不了多少了。

烧木炭的土窑一整天都没有停止运转,一窑窑的木头放进去,一窑窑的木炭拿出来,这些木炭全部堆积在库房里,保持干燥,绝大多数人手都在烧木炭,起了不少土窑,今年冬天的用炭在秋天结束之前应该可以保障。

工作结束的时间,人们也能自己去砍柴存着,以免木炭不够。

卡坨也被磨成了粉,一些做成干饼,一些收进粮仓,秋天能收到的野菜也在腌制后装坛,这些是冬天唯一的菜色,腌制的手法也挺原始,就是一层菜一层盐,一层一层把坛子堆满。

幸好商人们带回来的盐多,不然就只能把野菜晒成菜干,一旦泛潮就不能吃了。

池晏不爱吃菇,所以收来的香菇他都让仆人们晒干之后自己存着吃。

“大人,做出来了!”矮人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