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德明啊,我会向上面推荐你的!(1 / 2)

加入书签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证据不能靠自己臆想,省纪委进行详细的调查,从取证到谈话,工作问题是李长安同志一手促成的!”

刘成海作为杜民生铁杆支持者,得到指示后,当仁不让的发言,也更有发言权。

“不知道红袖省长是从何处道听途说来的消息,认为孟德海同志在王逸的职务上进行插手,根据省纪委对李长安同志的谈话,过程中清晰明了的阐述为何选择王逸同志担任副厂长的职务,途中孟德海同志担心影响不好、拔苗助长,进行过建议,曾不止一次拒绝,事后都被李长安同志否决,坚持自己的主见!”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孟德海同志完全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如果红袖省长对省纪委的工作感到质疑,会后我可以让人送一份文件给你。”

言语同样不客气。

如果事事都要杜民生开口反击,即使次次有理,都会被认定为以大欺小、以权压人。

作为班长,只需在讨论过后进行总结和决定即可。

“多谢刘书记,我没问题了,但我依旧保持我的意见!”

苏红岫笑着对刘成海点了点头,丝毫没有成见。

一个个城府都深,谁都不会争的面红耳赤。

“既然如此,表决吧。”

先敲定,再投票。

既维护了自己的威信,又表达了自己的民主。

表决没有意外。

6票赞成,4票弃权,3票反对。

看上去很儿戏,事实上的确很儿戏。

完全拿不到常委会上来表决。

但因为双方亦或者三方实力的倾轧,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很快,就像翻了篇,但没多久又到了争锋相对的人事议题上。

跟何黎明一同遭殃的还有检察院副检察长洪文华,拔出萝卜带出泥,出现很多空缺,但下面空缺的部门还上不了常委会讨论。

就目前人事议题讨论的只有两个职务。

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检察院副检察长。

一个个心思都浮动了起来,各抒己见,闹得不可开交。

但最终还是定下了章程。

……

会议结束后,杜民生邀请张德明到他办公室说话。

办公室内。

杜民生从柜子里拿出珍藏许久的茶叶。

“哎哎,杜书记,我自己来,别客气别客气。”

“客气什么?我是怕你放多了,我心疼。”

“欸,书记,你这话就伤我心了。”

两人开着玩笑,好似多年好友。

但两人心底其实都看的很明白,这些年来配合的倒是很‘默契’,张德明也避其锋芒,基本上不唱对台戏。

但权这玩意儿,谁不喜欢?

就算如何默契,也会有争端,也会有争议。

一方得利,一方让利。

鲜少有共分蛋糕的时候,特别是人事问题,除非两人同心协力共同做个蛋糕出来。

“德明啊,你到临江工作好些年了吧?”杜民生坐在位置上,笑着询问。

张德明摸着茶杯,感受着茶杯传递而来的温度,没有立刻回答。

杜民生邀请他到办公室说话,显然不只是拉家常那么简单,一举一动皆有深意,只是现在还不明确问题罢了。

“是啊,我比您晚了半年,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唏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扛得起这个担子,会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这些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也不知道我这份能力对不对的起人民。”

“哈哈,人不可骄傲自满,也不可妄自菲薄,你谦虚了,这些年来你的工作有目共睹,相信这一切都被领导、被群众看在眼里,我记得你是97年上任的吧,当时全省经济为8000亿左右,去年提升到1.1万亿,固投、工业、非公都有显著的提升,你可算功不可没啊。”

杜民生笑着点了点对方,“经济虽然关注着民生,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出成绩,这是摆在明面上的政绩,可有些事情也不能忽略,同样关乎着民生大计。”

来了!

终于切到正题了!

“一直想跟杜书记请教,可这些年来太忙了,没多少时间,今天终于有这个机会,还望书记不要藏私,不吝赐教啊。”

杜民生说道:“临江省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度不温不火,制度合格率排在中游,目前仅仅只有京海和临广被评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噪音、空气污染、烟尘控制、水源污染指数快速提升,这让我不得不忧心啊,是不是我们工作做的不够好,急功冒进、忘乎所以,忽略了环境对群众的危害。”

张德明面色凝重,听出了言外之意。

想对临江省的环境治理下手?

虽说这些年临江一直都没放弃改善环境,可工作不温不火,并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没办法,除了维稳外,并没多少准确的措施,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不满,只能另辟蹊径,实施工程计划,减少污染。

效果的确是有,但治标不治本,情况虽说得到遏制,但最近又有反弹,他也头疼不已。

看来,王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