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宝钗进府(3 / 4)
薛姨妈忙道:“他跟着来了,方才我遣他去前头拜见过他姨父,却不叫他到这里来。你是不知道我这个孽根祸胎,最是行为无状,过来了,还怕他言语不当或者放肆起来,在老太太面前失礼,或者唐突了你们这些妹妹们,所以不叫他过来。”
王玚便笑道:“那过会子我也到前头见过蟠弟才是,我们表兄弟久不见面了。”
薛姨妈喜得笑道:“正是这样,你们好近的亲戚,若还是不认识,传出去岂不叫人笑话,正好趁着来的这一回,大家都熟悉熟悉才好。”
王玚点头吃茶不语。
贾母又与薛姨妈谈了些经济世情等话,方才笑道:“我也不拉着你在这里耽搁,你们姊妹们许久未见,正经是有许多人情私话要说的,方才我见彩霞来探看了几回,想是急着叫你过去见面的,便不留你了。倒是薛大姑娘留在这里顽一会子才好,这里姊妹们多些。”
薛姨妈先是口称不敢,又陪贾母说笑几句,等贾母又提起了方才道:“既是这样,宝丫头,你便在这里陪你这些姊妹们顽罢,我先到那里见过你姨娘来。”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
薛姨妈便跟着在外头久候的彩霞和彩云等人,忙忙赶到王夫人院中,王夫人在闺中之时也只有这样一个一母同胞的姊妹,经年不见,哪里能不想念?早就带着人迎出大厅来,将薛姨妈等人接到了房内。
姊妹两个原是年少时常常在一处玩乐的,毕竟王子腾和王子胜两个是别院另居的兄弟,又不是一母所生,徐老娘子常常抱怨,彼此之间自然不大亲密起来。
后来牛夫人嫁进来,一来便是长子长媳,又请封诰命,立为宗妇,才来几个月,王老太爷便执意让徐老娘子将中馈交于牛夫人执掌,言说唯有这样方才合规矩。
徐老娘子又是气又是恼,偏生自己又怕年纪大了,没个儿子傍身,两个女儿日后还要让王子腾兄弟帮衬,不得不交出中馈,一心想着要找出个错漏来才好。
谁知牛夫人身为镇国公府的长女,原先镇国公夫人又常随军,实际家中诸事并底下的兄弟都是她一手拉拔起来的,到了王家,各色繁杂事务自然不在话下,竟是未曾叫徐老娘子找出个把柄来,加上当初拼着生下薛姨妈,为着或者是个儿子,身子落下了病根,所以虽然年纪比王老太爷还小些,竟是比王老太爷还去的早。
也正是这样,其实徐老娘子既为继室,加之王老太爷初时怕她产子,或者会撑腰给儿子争家里的权柄,闹得家宅不宁,执意不肯替她请封诰命,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妈原来说亲时,并无高门大户来求。
当时贾家地位较之王家还是高出不少的,所以王老太爷接到贾代善的求娶之信,才高兴答应了,并没想到贾代善打的是王家替贾家保驾护航的主意。
而薛家毕竟是商户,虽然自本朝起,为着原来征战不休,粮饷供应不足的缘故,所以特设皇商一职,后来隶属户部,专为皇家采买所需之物。薛家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家中虽然有钱,但其实不大让朝中众人看得起,政事之上也并无多大人脉,所以才来求娶了薛姨妈。
有这样一层缘故在里头,所以薛姨妈虽然不曾怨恨王子腾等人,但同王夫人关系自然更为亲近、和睦。
两姊妹自从薛姨妈嫁到金陵之后再无见过,暮年相见,自是有数不清的话要说,两人在房内执手叙过一番契阔之情,薛姨妈又送上各等人情土物。
贾政那边也带着薛蟠见过了贾赦、贾琏并东府里头贾珍等人,便使人来传话说请薛姨妈住下。
王夫人自然也是要留住,便对来人道:“老爷说的是呢,妹妹这回一来,可是要在咱们家多住些时日,房子我都看着收拾好了,就等着来了好住下的。”
贾母那边便也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也好有人陪着说说话。”
王夫人和薛姨妈忙立起来听了,薛姨妈这才笑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好费了老太太一番好意,只是麻烦了你们。”
王夫人忙回说:“不是什么大事,姊妹之间,咱们客气甚么!”
说着,便令家中诸人将薛姨妈带来的行李等物送到梨香院中安顿。
原来梨香院原是老国公爷贾代善晚年安心休养之所,建得虽然小巧,但分了东西两侧院子,俱是前厅后舍齐全的,也都有一门通向侧街,王玚来时贾母叫住了东边院子,这会子薛姨妈来了,王夫人便收拾了西边院子,请她母子三人住了。
这边薛姨妈和王夫人长篇大论地说些家务人情等话,那边贾母已经将宝钗的来意问了清楚。
原来今年又是大选之年,皇帝除了要遴选嫔妃之外,皇后又提到各公主郡主到了入学年纪的不少,皇帝近年朝中提倡复礼等话,所以降旨令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家自然算不得世宦,但名家总是够得上的,宝钗又恰是十五及笄之年,所以便来京中一试。
贾母听后,点头笑道:“原是这样,我看薛大姑娘样貌才气都是好的,想必是能中选的。”
宝钗忙起身笑道:“老太太谬赞了,宝钗自知材质粗鄙,不过是为着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