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庶人无故不食珍(1 / 2)

加入书签

七副药,七两七钱银子。相当于李晖两年半的工资。

怪不得都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老话诚不欺我。

离开药堂,娘俩直奔帽儿胡同,这是树山镇专门卖肉、鱼、蛋、菜的地方。农妇用鸡蛋换钱,也来这里。

摊位不少但种类不多,从头到尾,肉摊一个,鱼摊两个。

树山镇靠近松江,所以鱼的价格很公道。但肉价就不行了,一斤五肉高达百余文,比现代二师兄最贵的时候还要贵。

难怪古人有“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说法。

就这价格,一般人还真吃不起。

问过才明白,相较于现代几个月就能出栏的饲料猪,这里最快出栏也要三年。

三年喂养的成本不菲,价格自然就贵。

很多网文里写猪下水、猪骨头便宜,跟百余文钱的五肉比,的确便宜。可大骨头剔的狗都不乐意啃,九十文一斤买它,除非脑子有坑。

至于猪下水,来的太晚,早卖光了。

思来想去最后买扇板油,荤油可以炒菜,油梭子能包馅儿,一举两得。

想她看过的种田文,女主进城就是买买买。再看她现在,这个买不起,那个不舍得。

果然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鱼摊的柳根子新鲜,这鱼不大,十文钱一斤,便宜。回去酱焖或者油炸,都可。

要了三斤,见鲢也好,一问价格三十文。选条最小、五斤重的,付钱时铁蛋不干了,拽住她的衣袖,拼命摇头。

“娘,有柳根子就够了,别买鲢,贵。”

孩子的懂事令她心酸。

李家有钱,可钱都被用来看病吃药,这些年着实亏了三个孩子。

蹲下与他平视,轻声哄着:

“乖,就这一次。最近你跟你姐、你妹都累坏了,娘给你们补补。与其把钱用来看病吃药,不如吃些好的强壮身体。”

“可是娘……”

“小娃娃别可是了,你娘说得对,有看病吃药的钱,咱吃鱼多好。”鱼贩怕生意黄了,忙帮着劝,“妹子,这鱼拿家啥也别放就干炖,老香了。等

程雪笑着数钱付账,铁蛋见阻拦无果,只能接过东西。别看只有六岁,手劲儿可不小,八斤东西说拎就拎。

“娘,咱找车回家吧。郎中爷爷说娘不能累着。”

铁蛋时刻把郎中的叮嘱记在心头。他虽然抠,但对母亲、对家人,十分大方。

租车旁有两个卖的摊儿,问过价格,只有南瓜便宜。掏钱买了五两,铁蛋嘴撅得很高,目测能挂二两油瓶。

程雪笑着轻戳他额头。

“你啊,就那么抠?一点都舍不得?早饭后你就下地跟你姐、你妹收柴,又跟我走了趟镇上,不饿?”

“咋不饿!”铁蛋咂巴嘴里的,不依说,“饿回家吃饭,坐车很快就能到,没必要买。”

“好,下不为例。”程雪说完吃块,不再解释。

不甜,不值这价,但有总比没有强。

望河村除春耕、秋收那段时间,吃三顿饭,其余都吃两顿。她也是担心这副身体低血,所以才买。

二里地路程,坐车很快。但路况不好,颠的人反胃。

离老远就看到村头柳树下聚了不少村妇,程雪不想惹眼,给车夫添一个铜板,要求从西面绕着进村。

有钱好办事,车夫不仅欣然绕路,还帮着把东西搬进屋才走。

程雪进屋看到二丫、四蛋躺炕上睡觉,便把剩的银子放好,蹑手蹑脚出来。

屋外,铁蛋已经叭叭把郎中叮嘱的话,跟大丫详细讲了一遍。

“……姐,以后我帮你做事,让咱娘好好歇着。也别局限于两个月,就让娘养到来年开春,养好为止。”

听听,这就是她的皮夹克,太抗风了!

“闺女,你爹呢?”

“爹醒了就出去了,说转转,走有一会儿了。娘喝粥,米汤都让四蛋喝了,老稠了,香。”

程雪接过碗,大丫便开始去一旁干活。

板油清洗,切块,点火,下锅。趁这功夫收拾鱼,期间还不忘盯着大锅。

九岁的年纪放在现代,也就二、三年级的样子,可此刻彰显出来的成熟,远远超过这个年纪。

程雪心疼,把揣回来的包打开,塞一颗进她嘴里,余下全部放进碗架子,继续喝粥。

也没在外屋多逗留,她实在太累了。进屋上炕、挨两个孩子躺下,闭眼休息。

迷糊间,铁蛋刺耳的声音传来——

“不行,不许搬,这是我家东西。”

“铁蛋你别找抽,这是你娘允诺族学、给咱李氏孩儿念书的族粮,让开。”

“旺川伯、庆川伯,就算是我娘答应的,也得等我娘醒了再说吧。”大丫也帮忙拦阻。

李庆川挥手,不耐烦轻斥:

“醒了能咋滴,该搬还得搬!赶紧让开,别碍事。”

“哪来的胡子,搬人家粮食还有理了?”

沉稳、磁性的声音传来,令屋内着急穿鞋的程雪顿住。这声音是李晖的,可原主记忆里的李晖,不会这么底气十足的说话。

“晖子你是啥意思?想反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