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章 后世番外三(2 / 4)

加入书签

土,只要保护措施得当,还真未必会风化损毁,那份原版手札的材质,以及书写的墨汁,跟族里的手抄本一样,都很特殊,完全可以做到历经千年而不腐。”

何氏后人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不知正宁帝是出于什么心态,在写下那本手札后,不仅没在后销毁,或是带到地下,而是交给自己的曾孙女,也就是中正帝继承。

只是随着正宁帝驾崩,这个疑问注定不会有人给出准确的解答。

因父子二人的这番对话,使得何文彬在前往文山市与老师汇合,以助手身份做各种准备工作时,仍有些沉重,不像郑杰那般欢欣雀跃。

“文彬,你怎么回事啊?咱们难得能有机会遇上这等盛事,说不定就是亲眼见证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你竟然能做到无动于衷?”

何文彬微笑着解释道,“正因事关重大,我们才不能掉以轻心,争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出错,不给老师拖后腿。”

无意间从后路过,将两人的对话听在耳中的黄教授很高兴。

“这次的工作,上面特别重视,确实不容出错,还是文彬的性格踏实,小郑,你可要多学着些,等到工作结束后,你们想怎么高兴庆祝都行。”

二人连忙态度恭敬地应下后,郑杰好奇地问道。

“老师,您是说,这次考古工作,连官府那边也很重视?是不是已经可以确定是赵慎言的真墓了?”

黄教授略显矜持地点头道,“根据目前已出土的封石碑文看,极有可能,不过外层封壁太过厚实,到底是不是,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与考证。”

黄教授离开后,郑杰小声对好友道,“老师还瞒着呢,我敢说,会在自己的墓外筑上一层又一层封壁的人,除了那个自知罪孽深重,仇家众多的赵慎言,别无他人。”

这也正是赵慎言死后,会特意布下一座空墓故作悬疑,迷惑世人的原因。

何文彬也知道,根据目前留下的已知线索看,基本可以确定是赵慎言,只是目前尚未有可以直接肯定的明确证据。

发掘工作持续进行,几天后,终于成功打到墓道时,众人首先看到的便是倒一地的十数具遗骸。

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历史考古学家们都知道,这些应该都是为保住这座大墓的秘密,而在当年被灭口的人。

共同负责发掘这座大墓的另一位专家,武教授忍不住感慨道。

“所以说,就凭正宁帝当年不惜以身作则,率先身体力行地实施简葬,没有伤害到任何人,就可谓是功德无量。”

他手下的一名研究员开玩笑道,“教授,要是后来的这些王公贵族们,也都像三圣朝到大安末期的那些王公大臣们一般,纷纷效仿三圣,我们这些搞考古研究的人,可就没活干了。”

三圣朝之前的那些大墓,历经岁月的侵蚀,先不说有多少能成功发掘出来。

从目前已经发掘到的那些看,因时代太过久远,再加上大多古墓都已被历朝的盗墓贼光顾,能考古到得有价值的东西很少。

三圣朝中晚期,到大安亡国的四百年间,在史上留名,让后世人铭记的那些功臣名将,都选择以简葬的方式向三圣致敬,几百年过去,除了一些记录其功绩的碑文,啥也不剩。

到启朝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才逐渐重拾厚葬之风,为他们后世的这些历史专家学者们,留下一些可发挥余地。

听到这话,武教授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若能让三圣遗风可以传承到今日,三圣朝以后的历史也能以公开坦诚地方式,如实记录、流传后世,我们不干这行就是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黄教授赞成地点头,口中却道。

“若是三圣的后辈子孙们,能在当年继承他们三圣祖留下的遗风,大安也不至于亡国,说到底,还是人类的私心作祟,所以真正可以做到大公无私,无愧于天地的人,才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圣贤。”

跟在他身后的何文彬闻言,下意识感到有些心虚不自在,不仅为自己的先祖断送大安江山感到羞惭,还为宗族一直藏着的某些秘密感到不自在。

身为半只脚已经踏入专业圈子的历史研究生,他很清楚何氏宗族所掌握的某些‘传家宝’,有多大历史研究价值。

连已经公开部分内容,剩下大半都不宜公开的正宁帝手札在内,都是凝聚着三圣思想与智慧的结晶,非常珍贵。

那些不仅能让何氏宗族受益无穷,若能公开,势必能让世人都跟着受益,可是族规却严令要求何氏子孙绝不可外传。

只因何氏皇族当年会去大安江山,虽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何氏宗族自己无能,可是世上又有几个敢于承认与正视自身过失?便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遭人背叛与抛弃。

哪怕是三圣留在百姓心中所享有的声望与地位护住了三圣后人,让他们不至于惨遭覆灭,他们心中也难免存怨。

才会制定出这么一条族规,要求族人务必遵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传授出去,却不得直接公开。

随着大墓的发掘工作层层推进,没过多久,相关工作人员就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成功打开通向主墓室的墓道。

根据墓内环境与已经发掘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