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政治平衡三锭脚踏纺车(4000字(2 / 3)
“这是衣服?这不是烟雾吗?!”刘季被这群女郎的技艺惊呆了。
这怕不是以天上云雾为丝,才制成的吧?
“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1”许多鱼眼眶湿润,这群女郎为感激自己的收留之情,竟然呕心沥血,将原本生产于汉代的素纱禅衣给提前纺织出来了!
这是何等深厚的情谊?!
汉代的素纱禅衣仅49克,出土时惊艳全世界!
毛雪制作的素纱禅衣略重些,但这可是提前了上百年啊!
许多鱼环顾四周,那些曾经娇媚的,柔弱的,只能依附于男人的女子,她们美丽依旧,只是眉眼间褪去怯弱,多了些自信飞扬。
她们期待,感激地看着自己……
“我深爱之!”许多鱼斩钉截铁道。
“女君喜欢便好。”
“女君,你晚上就可以穿着入睡,这衣服十分透气。”
“女君,你还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我们纺织坊都能做出来!”
毛雪笑着继续往前走:“这是我们打算今年新推出来的平纹锦,采用的是平纹重经组织,用的是各色彩丝,成品十分华丽。”
许多鱼望着流光溢彩的锦衣,笑道:“蔡先生走早了,他若是看到这个,怕是宁可晚出发一年,也要等到足够的平纹锦。”
毛雪调皮地眨眨眼:“那我就多攒些平纹锦,等蔡先生回来,一股脑卖给他。”
“嗯,加价卖!百越贵族们可不缺钱。”许多鱼点头道。
接下来,就是毛雪要展示的重头戏。
如果刚开始展示的是纺织坊最顶尖的工艺,那么现在要展示的就是在纺织效率上的重大突破!
一匹平纹锦能为工坊赚很多钱,一台提高生产效率的纺织机,却能改变千家万户,甚至整个国家!
“这是?”纺车太多了,许多鱼实在分不出型号。
“三锭脚踏纺麻车!”毛雪坐在上头演示了一遍。
这是毛雪在脚踏纺车上进行了改进,将转轮直径缩小,将纱锭提高到了三个。
这样纺织效率就提高了三倍。
许多鱼只觉得自己牙疼,自己虽然不知道纺织机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三锭脚踏纺织车,还是听说过的。
那不是宋末元初黄道婆的代表作吗?只不过黄道婆是用来纺,毛雪是用来纺麻和丝。
“纺纱效率提高至三倍,织布效率是否能跟上?”许多鱼问道。
纺纱是将原材料变成丝线,还需要织布机将丝线纺织成布。
这是连着的两道工序,任何一道效率慢一点,都会影响到整体。
毛雪点头,命两个女郎给许多鱼展示了根据斜织机改良的新织机。
“不错!”女郎们给许多鱼带来很大的惊喜。
同时,许多鱼也感受到极大的压力,手下人都最难的技术改造进行到这一步了,自己是不是该把给种出来?
刘季自从替代韩非,成为许多鱼的秘书之后,看事情也不再从蝇头小利出发。
“纺织机若能推广出去……”刘季不明白该如何描述这种情况,只知道自己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现在的货币以布币为主,这里的布币并非是指绢布,而是指长得像铲布形状的金属货币。
但因为金属产量的问题和各国货币的混乱,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仍然广泛存在,尤其是在两国交界处。
其中,最受欢迎和认可的就是绢布!
秦国纺织效率综合提高到他国的好几倍,这不就是相当于开了印钞机?
“只要我们织足够的布匹,这利润……”刘季的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这比抢劫还要来钱快啊!
“你可知布匹为何在以物换物中最受欢迎?”许多鱼笑眯眯地问刘季。
刘季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为何能交换,因为自来就是如此啊!
但既然女君问了,那就一定有问的原因!
刘季绞尽脑汁想了想,不确定道:“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布匹做衣服?”
“还有呢?”许多鱼鼓励道。
“因为布匹产量不高!”刘季想到物以稀为贵。在海边只需几文钱的海鱼,运到内陆,价格上涨十倍不止!
许多鱼没把话说得太透彻,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自己悟到的,才会记忆深刻。
人类社会的货币史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变化的。
最古老的是贝币,萌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盛行于商代,沿用到西周。
但随着天然海贝的产量减少,以及铜器铸造业的发展,开始出现铜制贝币,用来取代天然贝币。
到了春秋时期,出现黄金,青铜,银,铜的各种金属铸造的各种货币,其中以布币最为流行。
巴蜀能提高纺织水平,就能囤积大量的布匹,利用技术扩散的时间差,用相对低廉的纺织品再次收割一次六国。
只不过这招有点损,很伤民。
干还是不干?
许多鱼决心回去好好和胡非子和阿政商量一下,别把秦国其他地区也一起收割了。
“女君?”刘季小声提醒走神的许多鱼。
许多鱼回过神,就见毛雪等人忐忑地站在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