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刁蛮公主40(1 / 6)

加入书签

建宁从宫外回来, 打算回寝宫换件衣服就去见康熙, 正赶上康熙下了大朝, 正带着几个大臣要回养心殿议事。

因为毓庆宫处于乾清宫同一横排线, 毕竟不在后宫范围内,所以这些大臣们早在十年前就能见到建宁在毓庆宫和乾清宫这边溜达, 见到她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建宁给皇上行礼,众臣也纷纷停下给和硕公主行礼。

康熙神色疲惫, 表情冷凝,因为朝会上讨论的事情很不顺心,不过他还是关心了建宁几句:“回来了, 现在已经不是太平盛世了,你别再出宫了,就是在宫中也得配上贴身侍卫。”

康熙虽然明知道她的侍女武力值很高, 但是亲眼见到她身后只跟了一个人, 还是觉得这防御太过单薄了。

建宁说道:“皇帝哥哥是在说吴三桂造反的事, 我也听说了, 不过您大可放心,我觉得这点儿反叛之火还波及不到远在京城的我身上。”

康熙道:“你不要掉以轻心, 现在国家半壁江山沦陷, 哪里都应该进入战时准备,宫里的主子以及王公大臣们都应该佩戴软甲以及侍卫。这正是你找来的周培公提议的, 朕已经批准了。”

周培公上前一步,又给建宁深深的作了个揖:“臣有眼无珠,不识格格, 还请格格降罪。格格的再造之恩,微臣无以为报。”

建宁说道:“是我微服出宫,周大人何罪之有。周大人与皇帝哥哥的这番君臣之缘必定是有的,我只不过是刚巧遇到了你,让君臣早几天相遇而已。”

她向康熙道:“虽然人是我遇到带回宫的,但是周大人的这番吴三桂造反就如临大敌的言论,我却不敢苟同。”

“哦?何出此言?”康熙对她的话挺感兴趣,今日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听说吴三桂造反了无不如临大敌,而一向稳重的建宁却说不必如此。

皇帝身后的图海明珠索额图魏东亭等人也觉得十分诧异。

建宁说道:“因为我知道吴三桂必败,咱们必胜,他的一兵一卒都达不到京城,所以没必要自己人吓自己人,以为他要杀到了家门口一般。”

周培公说道:“三格格,我并不是危言耸听,那吴三桂领兵数十年之久,曾经南征北战,清兵汉军他都打过,他在云南剿匪这么多年从未卸甲,他的士兵也都骁勇善战,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建宁说道:“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判断,首先,清军入关已经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为次要: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不过是刻舟求剑,脱离实际。而且,吴三桂降清以来,他在两族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时刻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对各地抗清起义军极尽镇压之能事,现在却要又要“反清复明”,他不会得到汉人的支持,所以我说他已经成了无源之木。”

明珠说道:“不错,臣十分赞同三格格的这个观点,吴三桂造反根本就是师出无名,更实打实的证明了他是个乱臣贼子,他的立足点都不稳,焉何能够长久!”

建宁继续道:“第二,皇帝哥哥虽然年轻,但却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早在准备撤藩之初,便已对撤藩可能导致的后果有所准备,吴三桂的此次造反在意料之内,只不过是时间上来的快了一些,但并不是不能应付……”

在场的众臣均想:不错,皇上得知此消息之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最镇定自若的。他首先颁布诏令给平南、靖南二藩,告诉他们,朝廷不会撤二番,让他们不要跟着吴三桂一起出兵,朝廷会让他们安心继续做平南王靖南王,以在政治上孤立吴三桂。而后,又迅速下令捉捕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其同党,着刑部公开论罪议处,以打击吴三桂气焰,巩固后方。并且皇上早就让户部尚书准备出应对战乱的军饷粮食好能供应军需。

现在一想,皇上做出的这些举措,才是稳住了朝廷人心的根本。

康熙目光亮晶晶的看着她,只听建宁继续说道:“第三,吴三桂兵力虽然强盛,但却不具战略眼光,这从他早年的战役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你们只要去吏部的资料当中查阅一下他的生平战役就可略有了解。以他一人之力敌一国,注定要败。”

她看了看陷入沉思的众人,说道:“虽然对方兵广粮足,我觉得以大清君臣上下一心,叛军没有其他同档的情况下,最多三年此论可平,若是多一天,百姓就多受一天战火之苦。”

这番话说得众人都热血沸腾,迫切的想去拟出平乱战略,早点实施完成,好让天下百姓少受战乱之苦。

趁着他们君臣正沉浸在思考如何对付反贼的壮志豪情当中,建宁忽然问皇上:“所以,皇帝哥哥,我不配侍卫行吗?”

康熙这时说道:“不行,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不可以在任何一个实际问题上,轻视敌人。侍卫还是要配,朕不限制你出宫也就是了。”

成年的皇子可以出宫,但是成年的格格们可没有这项特权,何况建宁还是未成年,如此的命令已经是给建宁开了进出皇宫的大门。自从南巡回来之后,知道她可以在宫外甚至在敌人手下毫发无伤的生存那么长时间,皇上就同意她偶尔出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