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章 第 45 章(3 / 5)

加入书签

酱油、醋的,敲大木梆子为号;卖豌豆黄的,手敲一面铜锣,一路哐哐……

磨剪刀的,以钢铁连成五叶,随走随振动,亦还有一种把号吹得呜呜作响的;卖日用什物的,专敲打一只葫芦瓢;卖铁壶的,干脆用一铁棍敲打壶底,其声如鼓……

还有那一阵阵好像唱曲子一样的吆喝声。

“香菜辣蓁椒哇,沟葱嫩芹菜来,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买大海茄、买萝卜、红萝卜、卞萝卜、嫩芽的香椿啊、蒜来好韭菜呀。”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嫩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馄饨喂--开锅!”

“……”

“……”

沿街叫卖吆喝出来的声音,清脆婉转、抑扬顿挫,尤其是应时各货的吆喝声,如前半较缓、后半急促的“硬面儿——饽饽!”节奏感强烈,动听悦耳。

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沿街乞讨的乞丐吆喝先是大声地,“行好的--老爷--太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公主们那一车且不说,保康这一车,就听保康呱呱呱地讲解“卖铁壶的,用一铁棍敲打壶底,是为了显示其货真价实;剃头的,不时拨动一个大铁夹子,其声嗡嗡,俗称‘唤头’;卖酸梅汤、桃脯、果子干的,专敲两只锅碗,俗称‘敲冰盖’……”

皇子们都看着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星星眼“保康弟弟哥哥好棒棒!”

保康接住这些美丽的小星星,好不骄傲,小胖手一指“那个大爷买的香椿饽饽最好吃,就是刚才那声吆喝。”

转头,“汗阿玛,朱彝尊、陈维嵩等等人都说好吃,保康吃过,真的好吃。”

说着话,他还做出一副“回味无穷”的小样子,搭配那一张肉嘟嘟的胖脸,特有说服力,五位皇子立马看向他们的汗阿玛。

皇上“……”

皇上顾不得朱彝尊、陈维嵩等等人都和熊儿子有了接触——明明他熊儿子才是第八天来到京城,就一副特灵通的小样儿,而他其他的儿子们都一副“小乡巴佬”的架势……

“行。汗阿玛去买。不过你们刚刚吃完饭,一人半块就好。”皇上的语气那个无奈。

“谢谢汗阿玛!”皇子们的语气那个欢喜。

后面马车里的四位公主让侍卫来和汗阿玛道谢,说香椿饽饽搭配摊主特质的酱料,特别好吃,风味独特;这里马车里的皇子们也是吃的满口香,都说是他们没吃过的美味。

皇上用着这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的香椿饽饽,根本没有宫里头精心制作出来的香椿饽饽口感好,但也觉得——别有一番美味。

但是皇子们吃完了,问题也来了。

小太子期期艾艾“汗阿玛,保康弟弟,那个乞讨的人,他很饿吗?”

胤禛小阿哥也说“汗阿玛,他碗里有铜钱,刚刚有个人给他铜钱了,他怎么不去吃饭?”

胤祺小阿哥“一个香椿饽饽一个铜钱,他可以买两个,怎么不去吃饭啊?”

饿肚子多难受。

每次宫里有大活动他们都要饿肚子,特难受。

每次老师们讲课讲到兴起,一拖就是两刻钟,肚子饿得咕咕叫,特难受。

保康笑眯眯脸,皇上刚要开口一眼看到“保康,你说。”

保康大度地不计较汗阿玛的“偷懒”“他是乞丐。他这一天就是要乞讨。就好比夫子一天上课,摊贩一天卖东西一样。他要真饿了,会回到自己的住处吃东西。”

…………

马蹄子踢嗒踢嗒,马车轱辘轱辘,马车上保康不停地回答问题。

比如能在四九城大街上乞讨的乞丐,一般都不会乞讨不到;比如他们这不是骗人,你有余钱,你给了,是你的善良表现,也是“施舍”;而乞丐接受了,是“接受你的善良和施舍”,给予和接受,是平等交换……

不说皇子们听得目瞪口呆,就是皇上听着,也觉得,这道理挺稀奇。

佛祖也不缺银子花,寺庙一般也不缺银子花,可很多人就是喜欢施舍,金银财物等等,说白了,图的就是那一份“施舍”的心安和满足感。

并没有谁比谁高贵,但是,乞丐的表现,让施舍的人们感受到的那份“高贵”,,也是他们的行业道德之一……

等他们一行人到了太医院,五位皇子面对御赐的太医院匾额,乱蒙蒙的脑袋里想的是,很多大夫特喜欢救死扶伤,是不是,也是他们的心理作用做崇?

毕竟善良和给予,也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之一不是?啊不对,救死扶伤,乃人间正道也。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皇上挨个瞪一眼,最后瞪一眼作怪的熊儿子,领着儿女们大踏步,进去太医院。

大清朝的太医院规制,在康熙九年重新规定后就一直没有变动,院使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正八品,吏目从九品。

按前朝旧制共设十一种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咽喉科、痘疹科。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以所业专科,分班入宫,轮流侍直。

其他的时间,就是研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