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请帖(1 / 2)

加入书签

谭文韬也伸手请张晓瑛先行,张晓瑛走前面,严明昊跟长青一起把轮椅抬过门槛,跟在张晓瑛身后也进屋了。

屋里陈设简单,跟二皇子萧景珩一样透着清冷,一张深色桌案后坐着身穿灰蓝色衣袍的二皇子,他抬头注视着进门来的四人,脸上的神色依旧清冷。

张晓瑛向他行礼,口中说道:“安平见过二皇子殿下。”

真人还比视频里更好看呢!就是性子太冷了些,要是在自己家里也是这样,他媳妇内心得多强大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啊!

“嗯,安平介绍一下后面这两位。”萧景珩开口说道。

他见过张晓瑛两次了,都是在皇宫里,第一次是在宫宴上盛装领唱,第二次是在大殿里,当时的她急匆匆走进大殿,穿着灰黑衣裳跟宫宴上简直判若两人,但是却比宫宴上的张晓瑛给他的印象更为深刻。

宫宴上的她唱起歌来舒展自在自由奔放,大殿里的她简直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嚣张跋扈的混混进了宫。

此时看到的张晓瑛给他的感觉又完全不同,看起来就是一个知书识礼进退有据的小娘子,跟京城那些闺秀也没大差别,也就是衣裳朴素一些。

“这位是吕木扬吕先生,这位是严明昊,具体制定拼音字符的就是他二位。”

张晓瑛说道。

她几乎就是提出了一个设想,在网上抄下了粤语拼音,后面调整音调发音的大量琐碎工作确实是吕木扬和严明昊完成的,而且张晓瑛也不再准备把自己的时间花在这事情上了,即使是严明昊也有许多别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草民吕木扬(严明昊)见过二皇子殿下。”吕木扬和严明昊同时行礼。

“嗯,都坐下说话。”萧景珩点点头。等大家都坐好后对张晓瑛说道:“安平,若是使用了这拼音,往后有人只识得拼音不识文字,出的书籍也只有拼音没有文字,我华夏之文字岂不失传?”

啊!这位二皇子不光人长得好看,看问题也很敏锐,这个问题在近代中国不就引起过极大争论嘛!确实是有一股声音要求把中文全部拼音化呢!隔壁的越南不就这么干了吗?包括日韩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也施行了去汉字化自己独创一套文字。

但是这么干的损失是巨大的,一种文字就是记录一种文明的根,他们的人民读不懂自己的原文史书,越南的一些稍有年头的庙宇古建上的刻字,去旅游的中国人无障碍,本地人反而看不懂。

而中文汉字的传播和效率,是全球各主要语言中最高的,大量西文名著翻译成中文后篇幅至少缩短三分之一,《联合国宪章》用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官方语言版本中,中文版是最薄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字是用形状和结构来表达意思的,“江河湖海”一看就知道都有水,“梅兰竹菊”都是植物,而对应成西文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四个单词了。

毫无疑问,汉字天然在信息密度上就高于拉丁字母,而汉字相对于拉丁字母的劣势书写效率,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来到信息化的时代被消弭了,特别是九宫格输入法出现以后,更是实现了信息输入的反超。

基于以上种种,绝不可以让中文汉字有失传的危险,必须提前打好预防针。

“您担忧的有道理,因此也需警惕此类倾向,安平曾读过一篇奇文,若是全部使用拼音便完全不知所云。”

张晓瑛说道,从公文包里拿出了鹅毛笔和一张白纸,刷刷刷写了一段文字如下: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适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这是节选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于一九三零年代写的一篇同音文《施氏食狮史》中的一段。

话说赵元任本是汉字拼音化的支持者,写这篇同音文本来是想举例说明这是现实口语中根本不会出现的情况,来反面证明汉字拼音化的可能性,结果却被大家拿来当成反对汉字拼音化的有力例证,让他老人家一时有苦难言。

张晓瑛写好后递给严明昊让他标注上拼音,严明昊接过来一看就笑了,很快标注上拼音后递给张晓瑛,张晓瑛呈上去给萧景珩:

“殿下请看,若是华夏文字失传,这般的奇文后人便完全不明其义。”

萧景珩接过来一看,看文字清清楚楚,拼音却是大部分都一致,仅有个别有微小变化,确实是不知所云。

“我明白了,明日编撰拼音字典的人员基本到位,需要先把他们教会这拼音字符的读法,安平你看谁来教好。”

萧景珩知道张晓瑛在给太学的先生做培训抽不出时间,只能从她带来的两位选一位了。

张晓瑛先看向吕木扬问道:“吕大叔您能来吗?”

吕木扬点点头。

“吕先生曾是中州解元,学识深厚,且他语音标准,由他来教最合适不过。”

张晓瑛对萧景珩说道。

萧景珩听了张晓瑛的介绍,也不由得看向吕木扬问道:“吕先生可是那位割臂试毒的义士?”

“义士不敢当,草民仅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吕木扬忙说道。

“你不必过谦,拼音就由你来教吧。谭大人,一会给吕先生制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