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6章 中国式大片(1 / 3)

加入书签

1993年,在田从明的强力推动之下,国内开启电影改革之路,先是给各地制片厂、发行公司松绑,将中影独享的电影发行权力下放。

紧接着在94年,广电部又授意中影提出引进10部所谓的“大片”,刺激国内电影市场。

凭心而论,外国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程度是高,但好莱坞一样有烂片,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国产电影面对进口大片所表现出的一触即溃,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它们。

国内所引进的这10部大片,可都是在全世界成千上万部电影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哪怕就是把范围缩小到好莱坞去,人家一年还拍不出10部好电影吗?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是因为外国的和尚各个都会念经,而是因为来的那个和尚会念经啊!

但惨烈的现实和惨淡的市场已经击溃了国内很多电影人的心理防线,他们甚至已经无法用理智去理解这种幸存者偏差,对外国电影乃至好莱坞大片畏之如虎,谈之色变。

这其中又有很多人被打击出了阴影,甚至对商业电影都产生了一种偏执的仇寇一般的敌视,唾弃不已。

作为制定政策和推动改革的领头人,广电部可并非只知道高高在上的发号司令,电影从业者们能想到的事情,他们早就想到了。

进口大片可以起到刺激市场的作用,但也有可能引起恐慌。

无论是投资能力、市场把握还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国内的制片厂都没办法与国外高度商业化的制片公司们竞争,他们又怎么会把希望完全聚焦于制片厂自主改革和创新上呢?

早在去年三月,全国电影局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针对国产片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展开了讨论。

在会上,广电部明确提出了精品战略的要求,要具体量化为“九五五〇工程”,也就是在“九五”期间,每年拍出10部,五年总计拍出50部精品影片来。

而这精品影片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要能扛住进口大片的压力,并不是说一定要在票房上正面击败进口大片,但至少应该能够有来有回,守住国产电影的脸面。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九五五〇工程并没有成为中国电影精品化的拐点,电影局针对各个制片厂的压力也没有转化为精品化的动力,反而成为了创作理念上的误解。

去年三月长沙会议结束后,各地制片厂迅速调整创作题材,一时大批描写时代英模的人物传记片匆匆上马,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题材。

因为制片成本低,不少影片在两三个月后就逐渐问世。

但这却变成了中国电影史上一轮新的灾难,所有在这段时间上映的国产影片,无一取得高票房,更别提什么高口碑。

票房、口碑双输,丢人又现眼。

刘建忠这个电影局局长现在正在怀疑人生,所以他才会在前段时间听到林为民改编的《美丽人生》在戛纳连斩数奖之后,那么积极的引入这部电影。

虽然是外资、虽然是外国制作的,但毕竟是国内作家作品改编的,引进这部电影总好过引进其他的纯进口大片吧?

就在这几天,由燕影厂和山影厂联合出品的《孔繁森》已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这部影片算是在去年长沙会议影响之下所诞生的最后一部人物传记片,前面的众多影片全部折戟沉沙,《孔繁森》这部电影如果再扑街,不仅是电影局的脸面过不去,对于国内的电影行业恐怕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在《孔繁森》上映之后,就有了单位包场和团体票的出现,《孔繁森》的票房走势总算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两家制片厂在出品这部影片时,预计国内有6000万D员,现在观影的平均票价是2元一张,再怎么着这部电影也能拿到1.2亿元的票房成绩。

然而现实是尽管有国内众多单位包场看电影,可电影票房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最后仅以3600万票房收官。

当然了,这个时候《孔繁森》刚刚上映没几天,最终票房还没出来。

但田从明和电影局的刘建忠通过搜集各地院线反馈的信息,已经对票房走势有了大致的判断,心中悲观。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还是对于各地制片厂的观念和执行力太过高估了,指望他们将‘九五五〇工程’这个精品化概念做实、做大,是不现实的。

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个体的问题了,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田从明说到这里,脸色沉静,透着一股挫败感,他抬头望向林为民。

“你们国文社那个电影公司,去年搞的《甲方乙方》很不错。前些年,陈佩斯的那些喜剧电影其实也不错,喜剧电影天生就带有商业色彩,在市场上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他见林为民不说话,又接着说道:“你们今年备案的那部《不见不散》我也看了梗概,走的跟《甲方乙方》是一个路子,这个想法是对的。但你们不能把所有精力都完全放在类型化影片上,要想做大做强,光靠类型化影片是没办法与进口大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