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 赤子之心(1 / 4)

加入书签

看完回帖,贾母半日没动,也没说话。

自从林姑老爷回京,老太太每次派人去林家,林家再来人,老太太便总不高兴。服侍的人虽然想到了,却更提着小心。老太太前几次都没发怒,谁知聚少成多,今次会不会大怒?

但静坐一会,贾母还是忍住了火。

林如海早便明说过,要宝玉搬出去,再送黛玉来。她搬不走宝玉,又几次要接黛玉……他本便不是软性子的人,如今是二品大员,自然更有脾气,一定早存了不满在心里。

顺着他“不好让黛玉才上学便告假”的话,突然要把迎春姊妹们送去,也确是她倚老卖老。

可他要疏远,她不拿长辈的身份强求,两家真远了怎么办?

她也并没想让他帮贾家做什么徇私枉法的事。不过想借个势,别叫贾家坠下去,还想叫她们小一辈的从小相处,长大自然比别人亲密。

贾母长叹一声,扶正眼镜,又看一遍回帖。

这帖子的用词仍然谦恭,推拒迎春姊妹们过去的话也令人挑不出半点错,“当日与先生商定只教一个学生,临时变卦,着实不妥”。

若只写到这里就好了。

是她太过自作聪明,被反将了一军。

论起甄家与贾家的关系,若这件事不应,今后甄四姑太太真被逼死,甄家是少不了被人议论,他们这些做亲戚的,便不会被说重利轻义,不记旧情,亲戚败落了便不知帮手?

甄家都知道了这事,贾家不去请,两家也不用再做亲戚了。

皇上只斩了甄家十四岁以上男子,还发还女眷嫁妆,且没禁幼子将来举业,显然是有所容情。并不能认定他家已是一败涂地。或许不过十年,他家就能考出来一个举人进士。

举业已是甄家唯一的出路。不似这宁荣两府,看似富贵尊荣,实则有正经功名的不过东府里敬大老爷一个,还因夺嫡之事修道避祸去了。

盯着后半段那短短几行字看了许久,贾母命:“去请二太太来。”

王夫人很快赶到,笑问:“老太太有什么吩咐?”

贾母问:“上月便叫你给她姊妹们请先生,如今可有人选了?”

王夫人心里一虚,忙说:“一日没断过打听,只是总没有合适的——”

贾母懒得听她再敷衍狡辩,直接笑道:“既这样,也不辛苦你找了。我这里有个极合适的人选:甄家守寡回家的四姑太太才学出众,德行也甚好,就请她来给女孩儿们上课吧。”

王夫人又大吃一惊,忙问:“老太太怎么想起他家?”

一大早是不是林家派人来过?

可林家不远远避着甄家就罢了,怎么还会提起他家?

是不是,老太太又接人不成,弄出了事故?

甄家搅合进谋反里,又是两淮私盐案的罪首,虽是亲戚,也不好把人请进来罢!

再有——

“去年让送去三千两银子帮衬,

权当心意,是不是按数送的?”贾母忽问。

王夫人正自心虚,忽然被问到头上,自然更露了出来:“这——自然是按数了!”

“是吗。”贾母更加确定,微微一笑,“果真是按数送的,也算咱们做亲戚的心意全了,不请他家人做先生,想来也不算无情无义。”

王夫人却慌忙道:“老太太说好,自然是好的,就请她吧。”

婆媳俩互相看着,一个沉稳微笑,一个慌张失措。

贾母不再提那三千两银子,只笑道:“既是你也觉得好,我亲自下帖子请她。快把学堂和先生住的屋子收拾出来吧。”

王夫人低头,领命去了。

贾母收了笑。

今后不能再强按着林如海顺她的心意。是她做久了老封君,太自大了。连自家儿孙都有不敬她的,何况另娶的女婿。

先示个好吧。

她令人铺纸磨墨,又戴好眼镜,握住笔,用半个时辰,字句斟酌,写完一封回帖和一封请帖。

回帖叫人即刻送去林家,请帖送去甄家。

贾母又找了昔日信重的管家媳妇——如今已是告老的老嬷嬷了——来问:“给四姑娘陪嫁的魏丹烟,她在这里都和谁交好?”

这让甄四姑太太到贾家来坐馆的法子,可不像林如海的手笔。是不是那位江夫人主意?

-

江洛和林如海已经到了庄子上。

不远处便是碧绿的麦田。风吹麦浪粼粼起,江洛任由夏风扑面,觉得京郊的空气似乎都比京中更清新怡人,天气也更凉爽。

在这里她不用戴帷帽。

虽然严格意义上还是在“林家”范围内,但她的确得到了“自在出游”的快乐。

林如海给江洛准备了两匹马,都是性情温顺的河西母马。一匹通体纯黑,另一匹在四肢和面部、颈部有白色毛发。江洛就很俗地给前者起名“乌云”,给后者起名“踏雪”。

“乌云”和“踏雪”都已提前被人训好,乌溜溜的大眼睛温柔得好像能滴出水——虽然这话用来形容两匹马似乎不太对,但江洛真的一看到她们就喜欢!这是她的马!她自己的!

江洛轻轻抚摸马头,喂糖给她们吃。

看她被马舔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