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实地考察(一)(3 / 3)

加入书签

守起见,我会用稍微小一点的竹篓。宁愿少量多次,省得压断绳子。反正这附近的乡民大多都会编竹篓,山里的竹子成片绵延,根本不缺原材料。镇上能装五六十斤东西的竹篓,才卖四分钱一个。我买一千个,也才四十块。多划算!’

老娘迟早不干了:‘主播这计划,我给七十分。创意很棒,可这成本,似乎过高了。’

‘请人的、修空中通道的、建厂的、买货车的……这一笔笔加起来,数目可不小!而且人多了,管理也是个问题。撇开这些不说,修空中通道本身,就是一项艰险的工程。我很怀疑,主播是否能请人修好这个通道。’

苏漪:‘亲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中肯。下来我会认真思考,并请人帮忙落实。有需要的,也会向观众老爷们寻求帮着。希望亲们下来也帮我想一想,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谢谢啦。’

观众老爷们:‘不用谢。’他们对这方面很有兴趣,乐意为主播效劳。

林家妈妈:‘我觉得主播这个点子特别特别好!谁说咱们主播蠢萌的。人家多聪明啊!如果想出这样点子的主播都算蠢萌,那我就算蠢货了。’

‘我都没有注意到附近两座较矮的山头上,有拖拉机和小货车能通过的山路。照地图显示,这条山路直通县城。仁美县周边土地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空地给主播修厂子。可以把机砖厂建在城郊。’

我是运输大佬:‘亲爱的主播,我已经查过地图。如果要从这里运泥土下山,还是把厂子建在大弯村公社附近比较好。因为从这里到大弯村,只有二十六里路,而到县城,有三十八里。’

‘而且,主播原本的目标,就是改善大弯村贫穷落后的局面,让这附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把厂子修在公社附近,能给一部分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来拉货的商家多了,周边还可以形成一个商圈。比如由政府扶持当地较为宽裕的乡民,同他们合作弄个肉站、土特产店、副食品店什么的,还可以修小厂子烧黑瓦。这样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经济增长。’

苏漪:‘谢谢运输大佬的提醒。我会慎重考虑的。’

苏漪背好大宝,和肖义重新骑上自行车,向前方行进。

路上,主脑联系上她:‘主播,经过检测和分析,附近十公里内,此种泥土分布较为分散。三公里外,该类泥土的数量很有限,没有挖掘价值。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都在这个山头和前方那个人户比较多的瓦屋状的平头山顶。’

‘多谢主脑。’

‘不用谢。承惠五千信用点,在下自动划走了。再会。’

苏漪:……直播公司太黑了!她要投诉!

小宝是个很敏感的孩子,他依稀发觉麻麻心情不好,开始唱起声调怪异、完全没有节奏的小调,想安慰苏漪。

可是,苏漪一点都没被安慰到!反而叫儿子吵得耳朵疼,神经也一抽一抽的不适。

大宝听到弟弟在唱“安慰曲”,将注意力从周边的风景转移,很快大声地嘶吼起来,应和弟弟。唱歌这种好事儿,怎么能少得了他呢。

“兄弟二人唱”不止折磨得苏漪和肖义想捂住耳朵。周围的小动物,差点没被这摧残人听力和意志的魔音吓死。纷纷躲起来,瑟瑟发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