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2 / 2)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孙皓反唇相讥。
“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当然,此时的孙皓肯定想不到,不过是一时激愤之语,竟然一语成邋。
司马炎去世之后不足三十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晋室衣冠南渡。司马炎的后辈竟然真的坐在了南方,偏安一隅。
司马炎身边干脏活的大臣贾充于是开口,不怀好意的问孙皓道:
“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也?”
难不成你心理变态,能够从中体会到快乐不成?
暗指孙皓残暴。
不成想孙皓放声大笑,继而做了一副严肃的样子,开口道:
“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
你贾充是什么人?
司马家养在身边的白手套。
你莫不是以为天下人眼睛都瞎了不成,不知道当年就是你贾充听了司马家的吩咐,使人当街杀天子。
你以为我是脑子有坑喜欢胡乱杀人吗?
不,只有当有臣子像你贾充或者是司马家这般意图弑君或奸诈不忠之时,我才会对他们施以酷刑。
可谓是将司马炎君臣的面皮放在脚下踩。
当然,脏事都是司马炎他爹、他爷爷干的,同司马炎之间关系似乎并不大?
r />毕竟如果要在魏晋南北朝当中选一位最是仁慈宽厚的君主,那么似乎非司马炎莫属。
要知道不管是禅让的曹家,还是乐不思蜀的阿斗、嘴炮达人孙皓,司马炎似乎都对他们不薄,并没有将其杀害。
但当一个开国且谥号为“武”的皇帝,得到的评价竟然是仁恕时,本身就是莫大的讽刺。
【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
伴随着天音落下,画面之所显示的,是有古老的书卷与典籍翻开,显示出《晋书》对于司马炎的盖棺定论。
宇量弘厚,明达好谋,容纳直言,未尝失色于人。
什么意思?
借用后世某人给某位叫门天子洗地的说法,司马炎是个好人,是个好领导。
事实上这不仅是《晋书》对司马炎的评价。
后世同司马炎之间或许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关系如司马光,便以手捋须,开口道:
“晋武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司马炎yyds!!!!
晋武帝yyds!!!
当然,司马光这一支还是要脸的,只说自己是大魏忠臣,精神魏人司马孚这一支的后代,肇亲只攀到司马孚。
至于司马孚老哥司马懿,侄儿司马师、司马昭啥的,不好意思风太大你说啥,没听清。
哦你说我祖上啊,大魏忠臣,司马孚,知道吗?
司马家最后的面子,懂?
总之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至于整个中原大地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没多久分崩离析,神州陆沉,并由此导致三百多年的战火和黑暗时期,这又和司马炎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人那时候已经离职了不是吗?
当然,你不得不承认一点就是,封建帝王之所具有的诸多种种毛病,如刚愎自用、残忍好杀等,在司马炎身上几乎都得不到体现。
于是在接下来的画面与场景之中,之所显现的,便是司马炎在位期间,不管是对于士族臣子还是寒门臣子都一向宽容,并没有枉杀大臣。
如出身高门的太远王济,在同司马炎一起下棋之时箕踞而坐。
这无疑是一件相当无礼的事情。
/>毕竟当年荆轲刺秦王,被人砍中大腿知道任务无法完成之后,就曾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道是自己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想要生擒赢政,得到秦国不攻打燕国的契约来回报燕太子丹。
但司马炎对此不以为意,并没有将王济这种略带侮辱的做法放在心上。
对于世家出身的王济如此,对于寒门出身的王睿,同样宽容。
王因为受到世家豪强的排挤,所以经常找司马炎追忆往昔,诉说自己的功劳。或者是干脆把老板当垃圾桶,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有时候离开时也不向老板行礼。
这时候的司马炎是怎么做的呢?
帝每容恕之。
当然是选择原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