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 第49章(1 / 2)

加入书签

不管是曾经被赶出长安的宰相张九龄还是名将王忠嗣等,都曾经警告过李隆基,安禄山绝非善类。而在后来的时间里,举报安禄山图谋不轨的信息同样不在少数,如同雪花一般纷至沓来。

但这些信息要么被李隆基无视,要么举报人被李隆基处死,或者被押送到范阳,交给安禄山处置。

主打的就是一个推心置腹父慈子孝,以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虽然朕一日杀三王对自家血脉相连的亲儿子再是警惕与刻簿不过,但对于安禄山这个便宜儿子,朕还是很看好很信赖的。

嗯虽然这同样是演的,是帝王心术的一部分,不过这是可以说的吗?

然后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就像一个巴掌,狠狠抽在了李隆基脸上。

脸上被呼了一个巴掌的李隆基有些挂不住,当即便装模作样的表示,自己其实去年就已经想传位给太子了,但是由于想要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处理水灾旱灾,不要给新君留下太多麻烦,所以就给耽误了。

但现在安禄山这个贼子居然敢谋反,那朕定要御驾亲征亲手解决这个麻烦,并且叫太子监国。等到任务完成之后,便退居幕后,将皇位传给太子。如此,总算是祖宗、对国朝有个交代。

看着此一幕幕发生,做为李隆基真祖宗的李世民有些脸黑。

毕竟李隆基口中的话虽然说的漂亮,但如果当真能够按照这个发展走下去的话,那么就算是老年昏庸,也不当晚节不保到能够同胡亥等相提并论才是。

于是在接下来的画面与场景之中,便见到李隆基接连发出多封诏书,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敌。

纵使有郭子仪、李光弼等摆事实讲道理,上书劝阻,亦无济于事。

不听不听,河北方向有郭子仪、李光弼联手在河北抄叛军后路,东南方向则有张巡将叛军阻隔在淮水一线,再加上你潼关的二十万大军,如何就不同出关同叛军一战?

朕的脸面都被安禄山那贼子狠狠地丢在了地上,现在所需要的可不就是速胜立威,重拾朕圣人的威严?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战争又不是儿戏,哥舒翰做为久经沙场的老将,自然知道现下出关并不合适,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更何况现下形式大好,只要紧守潼关,那么叛军便被夹在潼关和洛阳之间,孤军在外粮草断绝。

/>只要是时日一久,叛军自然不攻自破。

实在具有失朝廷的威严

但准叫刚刚手了面子的唐阳阜陛下深深觉得

+万大军免缩在城中

EProbles了面于的店明全座下,木床内侍,一十万人车电维在哪中,买在是有关期结合成广。

更不必说,根据探子来报,安禄山的大军都已经转回头去找郭子仪了,现在留在潼关外面的不过是几千老弱病残。

二十万对几干,优势在我!

这波稳赢!

朕定可以一扫宇内平定叛乱,重拾朕的威严。

只不过———

有没有可能这都是叛军的疑兵之计?

叛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骗取唐军出城?

还有,有没有一种可能,唐军这边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其实只是号称,真实人数其实只有十八万?

李隆基:……

好你个哥舒翰,是不是怕了,是不是从心了,还是说你想拥兵自重?

于是最终,哥舒翰只能够抚膺恸哭,引兵出关。

一路大哭着带着大军出了潼关。

然后哥舒翰所率领的十八万大军果不其然,落入到叛军所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几乎全军覆没。最终逃回潼关的,仅仅只有八千人。

自此,关中门户大开,局势彻底倒向安禄山那方。

原本可以在短期之内可以被平定的战争,则被转变成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对此,如果安禄山可以再见到李隆基的话,那么绝对是要同李隆基这便宜老子说上一声谢谢。

毕竟出城作战和守城战可不一样。

这就好像后世常有人拿赵宋王朝战争的胜率碰瓷李唐,认为李唐王朝不过尔尔,赵宋王朝胜率明明很高军事力量很强堪称铁血大宋有没有!

但一个是龟缩不出被迫守城,一个是对外作战四处征战,那能一样?

赵宋要是真的军事力量强大至于被打得偏安一隅?

事实上如果哥舒翰坚守不出的话频军还真没办法,更不可能绕过潼关跑去长安。但现在……只能说感谢皇帝陛下的骚操作。

潼关告破,继东都洛

阳失守之后,西都长安同样暴露在叛军的铁骑之下。

天宝十五年六月,就在哥舒翰兵败,潼关落入叛军之手的第二天,李隆基于兴庆宫中召见杨国忠。

杨国忠揣摩上意,提出"幸蜀之策",得到李隆基首肯。

第三日,朝堂之上,杨国忠正式向百官通报潼关失守的败讯。

百官:……

啊这,怎么就这样了呢?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平叛形势还是一片大好。怎么就,忽然变成这样了呢?

于是上首,李隆基不自在的轻咳一声。而杨国忠闻弦歌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