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火眼金睛(1 / 3)

加入书签

玄萌也不太懂为什么李承乾那么重视镜子, 在他看来, 镜子不过就是整一整衣服,整一整妆容的时候需要嘛。

而视力表就不同了, 视力表出来了,就可以标准化的测量视力问题, 然后工厂化地去配置近视镜片或者远视镜片。等人们人手一副眼镜的时候,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啊!

就比如房玄龄那位老人家, 玄萌就见过几次,每次看到的时候, 房大爷都会眯着眼睛盯着玄萌好一会儿,才能够从那独一无二的发型上判断出来他看到的是谁。

就玄萌这么有特点, 房玄龄都要花那么久才认得出, 平日里要是碰到个熟人,岂不是会造成见面都不打招呼的冷漠么。

房大爷估计也很委屈,他不是那种目中无人的性格, 他是真的看不清啊。

看人都这样了, 看文字能好到哪里去。

房大爷在家的时候, 估计需要把文书捧得老远, 然后才能用那双老花眼给看仔细了。

不只是房玄龄有这样的问题,李渊也有啊。

上次李渊李承乾和玄萌一起去长安城的东市吃顿饭,李渊看着菜单愣是瞪了半天, 然后让店小二来了段报菜名, 才最终确定自己想吃什么。

当时玄萌还以为是不是李渊吃惯了山珍海味, 看到街边小店不知道该点一些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 李渊怕是看不清菜单吧。

这时候就需要老花镜了啊!!

还有李泰那个小胖子,每次做作业凑那么近写字,肯定有点近视的倾向,要配衣服近视眼镜去矫正视力啊!

“你说的不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是非常有必要的。”李承乾对于玄萌想要‘发明’这两个眼镜的立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你忘记考虑一件事情。”

玄萌歪着小光头,双手环抱着胸,一副‘我听你说,看你怎么说服我’的表情。

“首先,老邢头的玻璃厂确实已经可以扩大规模,以不算太高的成本来制作玻璃。但是每个人每只眼睛的度数是不一致的,那就等于每一个人去买眼镜都需要……那什么词来着的?”李承乾愣了一下,话在嘴边忘词了。

“DIY,啊不是,个性化定制。”

“对,就是定制!”李承乾不理会撇着嘴的玄萌,接着说了下去,“那就是每一幅眼镜的人工成本很高,时间成本也很高,根本不可能量产。所以不能量产的东西,价格都不会低到哪里去。即使你愿意低价卖,那也可能是亏本卖。”

玄萌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好像有点道理。

“如果不能低价,平价,那你的客户群或许就只有皇家、勋贵家、大臣们家,以及一些附庸者。你并不能通过眼镜来提高所有百姓的生活,甚至都不能做到,让所有读书人都买得起眼镜。”李承乾学着玄萌每次说到重点时候的动作,敲了敲黑板,在黑板上写下了他对眼镜的定义——【奢侈品】

玄萌真的是服了。

他到了初唐,听一个大唐太子爷给自己上了一堂……经济课?

为什么李承乾就平时听他是不是说漏嘴地讲一些话,居然就可以懂得这么多东西了?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么?

玄萌:柠檬QAQ

想当年他大一选修的经济学理论课的知识点,都是混过去的,现在怕是李承乾都学会了。

“而镜子就不同了,只要制作大块玻璃,在后面涂上金属层就可以得到这么清晰的镜子。诚然,因为玻璃和金属层的关系,镜子的成本可能不会很低,但是铜镜的价格也不低啊,而且清晰度和玻璃镜子完全不能比。”

“玻璃镜子的制造过程并不需要定制,只要交给老邢头那边,或者交给工部,很快就可以做到流水化……”

玄萌举手,“那叫流水线。”

李承乾‘哦’了一声,“你懂我意思就好。”

玄萌点了点头,李承乾的意思就是,镜子这种东西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啊。哪家人不需要一面镜子呢?不管是为了正衣冠,还是为了贴花黄,反正镜子都是必备的。

初唐的人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没有眼镜,如何去文书,所以眼镜对大部分来说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许过几年等眼镜的制造工艺更加便捷以后,才会慢慢推广开来。现在就算把眼镜供应给几个大臣们,上行下效确实也会有人跟着买,但是不是必需品。

而镜子就不同了,所以在李承乾的眼里,镜子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

看到玄萌理解了这件事情,李承乾也松了一口气。

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小法师想要做点什么,他会提反对意见呢,刚开始说的时候,李承乾还担心玄萌会生气呢。

玄萌没有生气那根弦。

他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程序员发明家的位置上,而李承乾大概就是个项目经理吧。

李承乾需要去考虑他的发明是否使用,如何能够卖的更多让更多人收益。

这样一来,玄萌反而乐得轻松。

玄萌做出来的第一幅近视眼镜是给玄奘的。

玄奘在谛音寺里成天挑灯夜读,整日都在看着经书。等抽水马桶制作出来之后,玄奘上厕所的时候都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