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南音姑姑高义! 葫芦兄弟给人勇气(3 / 6)

加入书签

子帮我去盯着的。保守一些猜的话,玉米和土豆至少都能捐一万斤的。”

梁九功都吃了一惊:“你说多少?各一万斤吗?”

南音点了点头,谦逊道:“这些粮食不算多,对于灾民们来说,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也想尽绵薄之力。”

梁九功离开养和殿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两万斤粮食还不算多吗?

等回到康熙身边后,梁九功照例先禀告了各宫主子们的情况,听说几个孩子不仅昨夜睡得好,今日也还能吃好喝好,康熙便安心了:“将小阿哥小格格们交给南音,确实没有后顾之忧了。”

梁九功顺着话赞道:“谁说不是呢,南音姑姑做事情,就是让人能十分放心。”

待康熙看完了南音写的昨日的汇报后,梁九功又把南音想要捐赠粮食的意思,转达给了康熙。

康熙的重点,和梁九功一样:“你说什么?保守估计,一半也有一万斤?”

梁九功恭敬地点头道:“回圣上,南音是这样说的。”

此时康熙的心情,可以用惊骇两个字形容了。

他知道南音在庄子上,玉米、土豆之类的,各种了十几亩,若一半都有一万斤,那亩产至少在千斤以上了,如今还没有哪个粮食,能达到这样惊人的产量,相对于小麦高粱水稻那些,已经是翻番了。

当然,康熙没怀疑过南音会驴他,相对来说,南音因不懂农事而估算错产量的可能性更大。

可是康熙想起自己吃过的巨大的玉米棒子,当时还想,就算是产量比小麦高粱那些低一些,也是很值得老百姓种的,可如果产量有南音说的那么高,那……

康熙简直是不敢深想下去,生怕是空欢喜一场。

心中无数个念头在冲撞着,康熙踱步了几个来回后,道:“去看看眼下户部谁有闲,给朕召来!”

“是!圣上!”

于是,户部一位员外郎,得了皇帝的命令,在这忙着调运钱粮的时候,和齐格一起赶去了西郊的庄子,查看南音庄子上粮食的产量。

这个员外郎本还觉得奇怪,这紧要关头,户部的人也是一个当两个使了,皇帝怎么还派自己,去一个无关的庄子上看什么粮食产量?

直到听到庄子的管事介绍道:“这十八亩地收上来的玉米,有三万三千斤;十五亩地里收上来的土豆,有五万两千斤。因这地动之事,一直见不着姑姑,未能及时将这一季的产量,禀告姑姑,是小的的错。”

不仅户部员外郎呆滞了,连齐格都有些不敢置信:“可你和我说,玉米亩产估计是一千斤,土豆是两千斤啊!”

这远远超过了估算好吗!

管事的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道:“这是庄子上第一次种这样的玉米和土豆,小的估算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若是估算太高了,没达到预期,小的也担待不起啊!”

齐格指着管事的鼻子,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

还没等齐格踱一个来回,管事的又继续道:“对了,也不知道姑姑知不知道,地里的红薯到了收的时候了。昨日大地动,将许多红薯都震出来了,小的去地里看过了,估摸着这红薯的收成,不会比土豆低了。”

员外郎机械地转向齐格,问:“贝子爷,下官莫不是忙晕了头了,所以听岔了?”

土豆的产量已经那么高了,红薯的产量竟然也有这么高?而且这地动,在别处都是灾难,怎么到了这庄子上,反而帮着把红薯都震出来了?都不用挖地就能收上来,又省了多少事儿啊!

齐格本处于再次被震惊的状态,看到员外郎那个呆样子,他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还算接受度良好的。

“你没听错,三种粮食,都有几万斤的收成,我没说错吧,安冬管事?”

管事连连点头:“贝子爷没说错。”

管事心里也嘀咕着呢,这大地动才过去,几位官职在身的爷,不去忙着救灾之类的,怎么还跑到庄子上来了?还这样仔细询问起了收成来了。

齐格回过神来后,喜悦之情逐渐涌了上来。

他之前知道南音的庄子粮食收成高,但是没想到会这样高,这么多的粮食,善堂再多养一百个孩子都没压力啊!

“安冬管事,南音姑姑已经和圣上说了,愿意捐出这些粮食的一半去赈灾,我与富察大人,就是来替圣上看看,姑姑这庄子今年收了多少粮食来的。”

管事的这才明白了过来,忙笑着道:“原来如此,贝子爷与富察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小的,小的定竭尽全力去办。”

齐格和这位姓富察的员外郎,将管事所说的产量查实以后,就赶回了京城,将情况禀告给了康熙。

康熙又惊了一回:“竟是这般多?!”

南音说保守估计是一万斤,可见南音还是太保守了。

齐格和富察员外郎还从庄子上,取了一些玉米、土豆和红薯过来,呈给康熙。

齐格悄悄比划过了,南音说的一点都没错,这土豆竟是比得上他的拳头大了。

康熙看着粗壮的玉米棒子、硕大的土豆和还沾着新鲜泥土的红薯,又上手掂了掂,确实十分沉。这么沉的分量,加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