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4章 年代版预制菜(2 / 3)

加入书签

满口假话,那就不对了。

陈凡提起酒杯,敬了他一个,随即问道,“彭师傅,那野味酒楼都有些什么菜式,口味真像你说的那么好吃?”

老彭见陈凡对他敬酒,脸上的笑容更深。

他心里也清楚刚才不小心说错了话,就不该提收入多高、存钱养老这些字眼,自己一个外来户,现在又是集体社会,如果让小队长对他有偏见,那他在这个小村子里可就有些抓麻。

而陈凡在卢家湾的地位不一般,先是无私传艺,后来又开兽医班,各个小队都有他的学生,还是大队部的干部,只要跟他打好关系,再证明自己现在没有说假话,钟队长肯定会对自己另眼相看,刚才那点事,都不叫事。

他端着酒小心翼翼地回了一个,随后笑道,“空口无凭,我讲话你可能不信,这样,你们先吃着,我回去拿个东西来,给你们看看,就知道那个野味酒楼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说着便放下酒杯,起身准备离开。

看到这里,钟子洪总算彻底相信了他,不过他也对老彭说的东西很好奇,便赶紧说道,“你腿脚不方便,不要自己去。”

随即指了指吴凤文,“让小文叫上大江,一起跑一趟就行。”

然后对着吴凤文说道,“大江应该就在外面,去叫一下。”

吴凤文立刻跑了出去。

老彭回身看了一眼,也不客套,笑呵呵地坐下。

不一会儿,吴凤文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走了进来,对着桌上的人打了声招呼,钟子洪立刻起身,给他递了支烟,陈凡和张文良也跟他挥手打招呼。

老彭转过身,对着他说道,“我房间抽屉里面,有一本《野味菜谱》的画册,你去拿过来。”

吴凤文说道,“江哥,我和你一起去。”

结果大江摆摆手,“我去就行,你吃你的。”

随后便走了出去。

老彭坐正之后,继续说道,“这本《野味菜谱》,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出版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国内也没得卖,主要是印给外国人看的,上面除了我们国家的字,还有外国字。

因为里面有些菜是野味酒楼做的,另外经常有外国人到野味酒楼吃饭,走的时候,有些人就想带点野味回国,但是不知道怎么弄,也不知道买点什么好,就给他们准备了这本书。

这本菜谱里面的菜,都是野味酒楼的大师傅提前做好,然后用塑料袋封装,再放在一个漂漂亮亮的盒子里面,拎着就能走,回家之后,只要加热就能吃,非常方便。”

陈凡听着有点眼晕,70年代的预制菜?还是野味版?

要不要这么夸张?

这时张文良好奇地问道,“彭师傅,野味酒楼有很多外国人去吃吗?”

这个年代,小地方的人连外地人都很少看见,更别说外国人,听到老彭说到外国人,他们自然很好奇。

而且即便是北、上这样的大城市,外国人也很少见,只要有外国人出现,就会有无数人跟着围观,上班的忘了上班,上学的忘了上学,那场面跟后世人看见了大熊猫似的,基本上迈不动脚。

以至于到了80年代,把“不许围观外宾”写进了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本,但也只是把“近观”改成了“远观”,直到90年代以后,这种现象才渐渐消失。

老彭虽然今天坐的是下首,却是饭桌上的绝对c位,连陈凡都被他的经历所吸引,更别说张文良他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

见张文良问起外国人,老彭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怎么不聊野味了呢?脸上却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笑道,

“外国人有,还很多,我听进出口公司的人说,每年都有几千外国人到我们国家来旅游,不过他们不能随便跑,必须要服从旅行公司的安排,去什么地方、住什么酒店、到哪里吃饭都有规定的场所,没有资格的单位,也不许接待外国人。

野味酒店就是国际旅行公司指定的招待餐馆之一,所以经常有外国人来吃饭。”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其实我们这里的外国人还是少的,一年也只有一两千人,最多的还是bj和上海,他们进来的

吴凤文瞪大眼睛,“玩一趟就一千多块钱?”

老彭呵呵笑道,“可不止一千多呢,一块钱的美金,在银行能换1块7毛3,他们一千多块钱,等于我们的两三千,甚至更多。”

这下连张文良也有点咂舌,“国外的人都这么有钱?”

老彭想了想,轻轻摇头,“也不是,到我们这里来旅游的,除了那些坐飞机过来的外国人,还有自己走口岸过来的香港人。他们也不用跟团,拿着一张通行证,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到当地的派出所报到、盖章,办理临时户口,走的时候也要注销户口,不然他们回去的时候就过不了口岸。

这些人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没什么钱,最值钱的可能就是一台照相机,吃饭的时候也是抠抠搜搜,连野味酒楼的菜都吃不起,只能去普通国营饭店吃饭,住宿也只能住指定的小招待所。不好好在单位工作,跑过来吃苦头,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70年代香港自由行游客在成都街头买橘子水,通行证在国际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