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大不一样(2 / 3)
去上海见世面的八卦。
至于杨梅和黄鹂,此时还在大队部上班呢,这嗓子还传不到那麽远。
另一边,杨队长听到儿子喊的话,当即起身进屋,往大队部打了个电话,「肖队长,又是您值班呐?啊,没事没事,就是小陈刚带着刘璐回来啦,对对对,刚到,现在还没回家呢,我们在屋顶上看见的。
请您帮忙叫一下杨梅,跟她说一声,要是不忙的话,赶紧回来。
对,就这个事,麻烦您了啊。」
挂断电话,转身走出家门,刘会计和黄保管员还在门口站着,等他一出来,都不用招呼,三人一起往村子后面走去。
大堤上,陈凡指了指小母马,「你把扁担卸下来,把绳子系紧,东西搭在马背上,能省点力。」
随后两手往身后一背,颠颠地往坡下走。
刘璐眼睛一亮,赶紧按照师父说的做。
多多和球球呜呜呜地叫着,在陈凡脚边摇头摆尾,一路走出S形。
小马驹也迈着轻快的脚步跟在旁边。
它现在快两岁了,肩高接近一米五,等成年后,肯定会超过母亲的高度。
其实所谓的东洋马,准确的说分为东洋骑乘马和东洋挽马,挽马是匈牙利的挽马佩尔什马和小本北海道母马改良而成。
而东洋骑乘马,是小本子在20世纪初开始,用世界名马盎格鲁诺曼马和少部分阿拉伯马,与本土马一代代杂交而来。
最后得到的「东洋大马」,其血统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盎格鲁诺曼马」,只有极少数本土马血统,用以使其适应本土气候。
虽然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洋马,可这麽做的后果之一,就是几乎造成小本子本土马几近灭绝。
尤其是在小本子用机械化军团取代骑兵之后,没了持续改良,所谓的东洋马也迅速退化,一部分还原成盎格鲁诺曼马,另一小部分则退化为本土马,更多的则成了四不像劣马。
而东洋马到了后来已经彻底不见踪影。
所以严格来说,陈凡这两匹应该是盎格鲁诺曼马。
只不过老百姓都知道这些马是缴获的战利品,便一直沿用了东洋马的叫法。
小马在陈凡身边脑袋高高昂起,显得心情很不错。
陈凡将手搭在马背上,感受了一下小马的体力,心里暗暗点头。
这个小家伙已经可以开始训练了。
两岁起开始训练,是一匹骑乘马丶尤其是战马最合适的时间,以后它的速度和耐力,一定能远远超过后面驮着两只大包的小母马。
走过开满鲜花的坡地,不一会儿便到了家门口。
隔着院墙栅栏,陈凡摸摸三只熊猫,算是打过招呼,便转身进屋。
只背着一个大背包的刘璐丶早已上前拿钥匙开门。
和往常一样,屋子里乾净整洁,完全不需要打扫。
刘璐卸下行李后,先给陈凡倒了一大杯一匹罐冷茶,然后去烧水煮茶。
陈凡正准备去洗个澡,外面就传来杨队长的声音,「小陈,我们来咯。」
循着声音走出去,陈凡走到坡前迎接,等三人上来,手里的烟已经递过去,「今天没出工?」
杨队长接过烟,跟着往回走,同时说道,「这几天没那麽忙,早上出半天工就差不多,下午再安排几个人除草灭虫,等着稻谷成熟丶秋收就行。」
陈凡点点头,「今年收成还好吧。」
听到这个问题,三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刘会计对收成情况最清楚,当即滔滔不绝说起了丰收。
今年增加了杂交水稻播种的比例,产量也大幅提升,等这一波秋稻收割完,从明年春耕开始,整个南湖公社的5个生产队,都准备全部播种杂家水稻。
去年钱书记给杨书记他们吹过的牛,在今年全部实现。
然后就听见杨队长问道,「你屋后面那块地,没有统计到生产队稻田数量里面去,你是怎麽想的,继续种那三种普通水稻,还是也跟着一起种杂交水稻?」
陈凡领着他们到客厅坐下,打开电风扇,将不多的热气吹散。
随后坐到椅子上,笑着说道,「那点地方就不折腾了吧,还是继续种原来的三种稻谷。」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明年春耕,把水田划分成四块,我们这里的江南稻种也种一部分。」
杨队长忍不住咂嘴,「稻谷不都一个味吗,杂交水稻口感是稍微差一点点,可是也没差很多啊。」
不等陈凡说话,他便摆摆手,「我就这麽一说,你爱种什麽就种什麽,……」
说着看向刘会计,「老刘,你记下来,明年别忘了。」
刘会计嘴里叼着烟,从兜里拿出随身笔记本,一手本子一手拿笔,翻开后记录,同时说道,「忘不了。」
等他记录完,抬起头看着陈凡,「你那块田里收的稻谷,都当做口粮发还给你了,超过的部分算在刘璐她们名下,一粒都没少你的,三个品种分成了三批,都做了标记,杨梅她们知道。」
陈凡点点头,「好,麻烦了。」
刘会计打了个哈哈,「说那客气话。」
这时杨队长说起另外一件事,「知青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