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壮哉大明(2 / 3)
面朝江面,斜指苍穹。
当战船上放下斜梯、打开舱门的时候。
码头上,火炮齐鸣。
共计一百九十八门火炮,同时点火,同时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天空中也随即传来一道响声。
一百九十八门火炮,好似只有一门火炮。
火器营的将官,心中默默数着数,在每一个节点上挥动着手中的小旗。
炮声以一个完全相同的间隔,有序的鸣响着。
庄严。
肃穆。
国之大气,此刻尽显无疑。
“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城门楼上,邹学玉望着码头两侧那升起的浓烟,嘴里低声的念叨着。
除了没有装炮弹,这些火炮可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每一下点火发射,可都是在用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
然而。
邹学玉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双手更是用力的拍在了身前城墙上。
“若是这炮声长鸣不分昼夜,才是极好的!”
一旁将要在邹学玉升任直隶总督大臣之后,接任应天知府的同知,脸上默默的露出一抹笑容。
要是真如府尊所言那样,恐怕这个天下从此以后,将会只剩下大明一家了。
显然。
班师北归的将士们,并没有想到,朝廷会有这么厚重的迎接仪式。
当他们看到码头上竖起的监国皇太子的旗号和仪仗,更是心中血脉激荡。
而当那一身身的大红袍映入眼帘,更是让走下战船的官兵们血液喷张。
一艘艘的战船驶入栈桥,将船上的将士们放下码头,而后又快速的驶出码头,方便后面的船只进入栈桥。
下了船的官兵们,在各自营中将校的带领下,快速的在码头上整理军容,排列军阵。
“……”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由礼部主办,教坊司承办的乐班,将最好最当红的女娘们放在了一起,纤细的腰身、如仙一般的裙带衣裳,歌声悠悠。
“壮哉大明!”
远处。
码头外围,围观的百姓中,发出了一声嘶吼。
紧接着,百姓们沸腾了起来。
“大明万岁!”
“大明威武!”
刹那间,龙湾码头满场喝彩叫好声。
江面之上。
最后升起的船帆下。
舰首位置,朱允熥一身曳撒,显得分外英武。
朱高炽默默的站在他身后,望着前方不断进入龙湾码头,放下官兵之后又缓缓驶出码头的船队。
“似乎很热闹啊。”
朱高炽望着对岸半空中散开的硝烟,以及码头周围那拥挤的围观人群,面带笑容。
“这是酬谢。”
朱允熥轻声开口,面色平静。
“自商周以来,中原总被游牧侵扰。国中动荡,则游牧南下带来乱世。国中兴盛,累数世积攒,才可图北伐之。
周而复始,犹如跗骨之虫。
我朝起北征,利器壮志,可若无这些舍生忘死的将士,依仗你我,可能厘清草原否?
他们打败了鞑靼人,肃清了草原。今天,应天城只为他们欢呼。
而亡者,便由孤带回家。”
朱高炽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北征大胜,草原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归为大明所有。
但他却高兴不起来了。
中原人,用了数千年,付出了一代有一代的儿郎性命,到了今天才被大明终结了这个忧患。
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和骄傲的。
冠军侯封狼居胥,点燃了中原人北望的豪情壮志。
今朝,也不过是那份壮志,将会变成纵马草原的自在而已。
“大明的路还很长,亦非是你我等人,能全万世事的。”
朱允熥再一次开口,手掌在舰首栏杆上轻轻的执掌着。
海患没了,南方打下来了,国家粮草不缺,金银不缺。
如今,北方最大的敌人,以及将来最大的危险,也尽数被解决。
而今国内,亦是新政层层推进。
好一番盛世之前兆。
可是。
大明却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毕竟。
国家强盛了,却并不代表治下的百姓们也同时富足了起来。
以国家的力量,来平衡社会,拉动百姓富足,才是朱允熥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而今。
大明环伺周遭,已经到了再无敌手的时候。
接下来,也该到了重新梳理中原格局,让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真正过上安居乐意、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你要做好税署接受改革的事情。”
朱允熥想了想,却是目不转睛的说了一句。
在他身边的朱高炽立马瞪大双眼,并没有自己掌握的税署要接受改革的愤怒和不满,疑惑是半分的质疑。
小胖的脸上,满是喜悦。
税署要改革了!
那自己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天天去衙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