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官场小白第一课(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过得太快了,眨眼间三天就没了!三天时间虽短,但学了不少东西;杨光华知道,自己这是特例,没有谁能有这样的特别待遇。而这特别待遇,是皇上给的,但还得感谢袁布凡。

第四天早上,上班的途中,杨光华就思量着:要开始干活了,按袁布凡的交代,自己这个助理,主要就是给他当助理。那么助啥理啥呢?

一上班,袁不凡去宰相那里汇报事情还没回来,杨光华正整理着前三天学习时记下来的东西,张商英就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摞纸,说道:“杨助理,把这篇稿子抄一下”。

张商英是四个中书舍人之一,排在曾肇之后。杨光华来上班三天了,张商英没跟他说过一句话,就连第一天大家欢迎他的时候,张商英也没有起过身,而是一直在忙。这第一次跟他说话,就是交代任务。杨光华就有点不明白,袁布凡明明说的,主要给他当助理,可是张商英让自己抄文稿,抄不抄呢?是等袁布凡回来发了话再抄,还是现在就抄呢?如果不等袁不凡发话就抄,袁布凡会不会不高兴?脑子里拉了几个回合的锯,嘴上还是先应了下来,说:“好,我忙完了手边这点事儿,就开始抄”。

张商英说:“今天务必抄完,越早越好。等着用。”

张商英离开后,杨光华拿过文稿一看,是一篇关于黄河治理和防止夏汛的奏书。原起草单位是工部,由张商英审核并修改的。这篇奏书,蝇头小楷字体写的,一共十八页。杨光华一看心里有数,需要两个多时辰该能抄出来。但是他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开门红,以后才能步步彩。还是越快越好,让人看到自己的工作效率,给上司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样想着,便摊开纸张,打开砚台开始研墨。

杨光华做事一向有个特点,就是又快又仔细。研好了墨,把涮好的毛笔提起来,刚要落笔,就听到:“杨助理,忙啥呢”?

杨光华抬头一看,是袁布凡站在他的跟前,就说:“张舍人让我抄这篇文稿”。

袁布凡也把手中的一摞文稿放到他眼前,说:“哦,这一篇也要抓紧抄,今天午饭之前要交给我,宰相等着要呢”。

杨光华接过来翻看了一下,是一篇关于严肃官员任命纪律的通报,也有十多页。看着眼前的两篇文稿,杨光华想,张商英交代的文稿是他本人要的;而袁布凡交代的文稿,是宰相要的。显然,应该先完成宰相安排的事情;何况,从时间要求上,张商英要求今天抄完、越早越好,而袁布凡要求是午饭前必须交到宰相手上。无论从地位分量,还是时间要求上,都应该先抄袁布凡交代的文稿。

于是,杨光华先把张商英的文稿往旁边推了一下,提笔开始抄写袁布凡的稿子。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杨光华就把抄好的文稿端到了袁布凡的眼前,说:“袁大人,抄完了,请您看一下吧”。

袁布凡抬头看了看杨光华,又开始看文稿。他看得很仔细。看完了,两眼依旧盯在文稿上,边看边想:这小子,心里很有数啊,能知道轻重缓急,懂得孰轻孰重;字写得漂亮洒脱,速度还这么快,并且一字不差!于是,转过头看着杨光华说:“你这一手字啊,在咱中书省,除了宰相,该是无人能比了。太漂亮了!并且无一错漏,又准又快又好。好,真好!”

杨光华只谦虚的说了句“哪里哪里,我只是一个学徒工,大人过奖了。您还得多多指教”。

袁布凡呵呵一笑,拍了拍光华的肩膀,说:“好啦,第一份差事完成的很漂亮啊,希望一如既往”。

杨光华转身坐下,又拿过了张商英的稿子,开始抄写。抄了还不到一页,就听蔡卞叫他:“杨助理呀,你到架阁库去一下,把熙宁变法的材料借来,我急着用”。

蔡卞是四舍人之一。这下杨光华犯难了。张商英让他抓紧抄文稿,蔡卞让他去借资料。去架阁库路比较远,查多长时间自己也不清楚,如果耽误了张商英的事情,且不说会得罪他,关键是耽误了事,自己可负不起责的。可要是不去吧,又怕得罪蔡卞。他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就把手中的毛笔放下,转头去问袁布凡:“袁大人,您看,这该怎么办呢”?

袁布凡的座位就在杨光华前面,自然听得清清楚楚。回头看了一眼蔡卞,沉吟了一会儿,说:“老蔡啊,查资料这事儿你亲自去不是更好吗?如果你没有时间,就安排其他人去吧。你看杨助理这里还正在给老张抄着材料呢,老张也急着要”。

蔡卞一听,对着杨光华撇了一下嘴,说:“唔,那我自己去查了”。

杨光华把难题交给了袁不凡,可心里也有点打鼓,这不是扫了蔡卞的面子吗?他会不会忌恨自己呢?转念一想,倒也没啥,自己确实没空。再说,做任何事情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啊,张商英要求抄稿在前,蔡卞让去查档在后,所以自己这样也没啥不妥的。

午饭后不到一个时辰,杨光华就把文稿端到了张商英的面前。张商英看过之后,叹了口气,用手轻轻的点着文稿说:“不错。只是呢,我要给你说一下,做事情啊,要有先来后到。我们四个都是中书舍人,你是助理,你助的就是我们四个呀,不能有偏有向、看碟下菜吧”?

杨光华当然明白张商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