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光华接受徽宗重托(2 / 2)
性不同,再就是他俩性格不同,这是其一;其二呢,上一次李清臣在朝会上发言的事儿,跟这个事的性质也不同,所以您尽管放心。如果真的章惇安排韩忠彦帮他查崔浩,韩忠彦一定会向您汇报的。不过,通过这个事呢,皇上你也得要想清楚,还是要抓紧培养选拔自己的人,培植您自己的势力。有了自己的人,并且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才能够压住章惇,也才能最后让章惇在您面前真正规规矩矩服服帖帖。”
徽宗就说,“你说的很对。这样,我呢没有那么多时间,你呀抓紧时间找韩忠彦、曾肇、杨震和梁师成,你们呀,抓紧时间调查,朝廷上下,谁是对朝廷对皇上真正忠诚的,谁是能够培养出来的,分成几个档次和梯队,让韩忠彦有重点地着手选拔。你就代表我,担任这项重大任务的总召集人和组织者。”
杨光华觉得这个任务和使命是神圣的,也是很不简单的。这也说明徽宗是完全的充分的信任他,依靠他。这给他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定心丸是吃上了,但是杨光华心里很清楚,这个担子很重,做起来也很难。最为重要的,首先要弄清楚徽宗想要什么样的人,应该给他选配什么样的人。杨光华经过这几个月跟徽宗的相处和研究,他得出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徽宗是个玩家、艺术家,虽然他已经是皇帝,可是他不会、也当不好皇帝。
这是个对立的矛盾统一体。徽宗既想当一个好皇帝,又不想放弃他原来的那些爱好。在太后听政期间,徽宗既要学习圣主明君应具备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又要乖乖地听话,遵照太后的旨意去行事,去要求自己,去完善自己;可这绝不是他的本意。只要太后一旦还政,他独立执政的时候,慢慢就会回归原形。
杨光华作为杨家后代和南唐后主的合体,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整个朝廷,包括章惇在内,都已经是无人匹敌的。他对徽宗的这个分析和判断可谓准确到家。现在的问题是,在为徽宗选配忠臣和能吏的时候,杨光华既要落实徽宗的要求,又必须达到自己设想的标准。为此,他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一条腿,他按徽宗要求,召集曾肇、杨震、韩忠彦和梁师成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大家都说,这事不能这么样集合到一块儿凑,还是回去各自从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先去查找去发现。杨光华觉得有道理,也就遵从大家的建议。
而他的另一条腿,就是自己做。他考虑主要是选拔能够让徽宗高兴、满意、喜欢,例如梁师成、王诜、杨震、还有杨戬这样的人。而在选拔这些人的时候,应该秉持唯一的一个条件,那就是能够忠于皇上,能够顺从皇上的意志,就象梁师成等人一样,让皇上整天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慢慢的徽宗就会醉心于这种状态和环境中,那么,他治下的大宋王朝将会是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