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章 书画新作震撼徽宗(1 / 2)

加入书签

这几天杨光华格外忙碌。按照原定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六个一”庆典工程,所有项目筹备工作,必须在腊月二十六下午全面收尾。

最先验收的是书画大赛的作品。腊月二十四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王诜急匆匆的来到了垂拱殿。也许是天冷的缘故,王诜抱着膀子,缩着脖子,还有点躬腰,进门跺了跺脚,搓了搓手,先行过礼,然后高声说道,“皇上,老臣来向皇上报喜:陛下登基三周年庆典、书画大赛的参赛作品,已经全部征集完毕啦。从下发通知到作品收集完毕,共二十天的时间。收到的作品呀,一定会让皇上您大饱眼福,老臣和光华大人肯定会把眼眶撑破的。唵?”

此时,徽宗已经站了起来,双手按着龙案,惊讶得半张着嘴,双眼直盯着王诜说,“这么说是获得了大丰收,好作品很多啊?”

王诜说,“呵呵,老臣这眼光不行啦,老眼昏花,辨不清楚了,还是请皇上和光华大人,明天上午亲自去验收一下吧。您看了之后再下结论,看看会不会真像我说的,让皇上您大饱眼福,唵?”

杨光华看王诜那洋洋得意的劲头,就知道一定是征集到了很多超乎想象的高水平作品,而皇上对于这“六个一”工程,最关注的是“三年辉煌成就展”,其次就是书画大赛。因为展览要展示他登基三年来的巨大成就,而书法绘画是他最擅长,最出彩,最有名,令天下人最佩服的,也是他登基的最大成就吧?最起码徽宗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现在就去,走。”徽宗急不可耐的样子,很是好玩。说罢就往外走。

“啊?现在就去?太好了!不过,”王诜一阵高兴,却又愣住了。

徽宗指着王诜,催促道:“不过什么?走哇!”

王诜转头看着杨光华,问:“杨大人,还来得及不?”

杨光华一直静静地看着二人。其实,不管什么工程,还是活动,验收肯定是不需皇上出面的,一国之君,怎么能亲自做这类事?可王诜直奔皇上,把皇上的火点燃了,烧旺了,杨光华知道,肯定是拦不住、也挡不住了。只好说道:“哎呀,院长大人你为嘛不早点来?你看,皇上要去看你征集的绝品佳作,这是你多大的荣幸?可是,马上就要下班了,去画院,得把车调过来,还得调御林军护驾,翰林大学士和礼部尚书陪同,办好这些事,最快最快也得半个多时辰,你这不是难为皇上?”

“是是是,杨大人说的是。都怪老臣考虑不周,老臣自罚,自罚。”王诜说着,就抬手轻轻拍了一下右腮。

徽宗“噗哧”笑了,说道:“使劲儿,再打!就该罚你,有了好作品,不早来禀报,哼。要是今晚朕睡不好觉,明天就让人打你板子。今天就算啦,明天上午去吧。”

杨光华对王诜挤了挤眼,王诜又对着徽宗连连作揖,算是道歉。

杨光华绝没想到,皇上会亲自去验收。皇上的兴致上来了,自己也无法再阻拦,只好由着皇上吧。就这样,腊月二十五的上午,徽宗由皇上秘书杨光华、翰林大学士江上云、礼部代尚书蔡攸陪同,早早的就来到了皇家画院。

画院还没有正式启用,依然在装饰中。之所以建好之后一直没有启用,就是因为在装饰上还达不到徽宗的要求。徽宗专门来看过三次了,每一次王诜都催着问,是不是该正式启用了。但徽宗每看过一遍,总是摇头,总是觉得还不尽如人意,令人不够满意。第三次看的时候,杨光华和王诜都觉得已经很完美了,但徽宗却说,整体感觉可以了,可是前厅缺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大院一进门应该有一块象征大宋兴旺发达、材质优良的巨石;同时大院的门外呀,还应该有大点的场地,供前来观赏的人和学习的人在这里停车集合。就这样至今还没有正式启用。

皇上及杨光华等人来到画院的时候,王诜才刚刚走进办公室。王诜多年闲散惯了,上班的意识一直不强,所以常常迟到早退,想去哪就去哪。幸好,目前总共在画院上班的十二个人,都是为这次书画大赛征集作品才新招的。这些人都是画家和书法家,他们对王诜的行踪不感兴趣,也没人关心,只是按照分工各干各的事。

王诜明知皇上要来,但他觉得最起码也得巳时才能来到,所以他不慌不忙地到班之后,又悠哉游哉地泡上茶,刚倒上一碗,还没端起来呢,就听外面有人喊:“皇上驾到!”

这是杨戬的声音。只这一声喊,画院里所有的人就呼呼啦啦,都从房间跑了出来。这些书法家也好,画家也好,都没见过皇上。但他们都见过皇上的字和画,所以在他们心中,皇上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是神一般的存在。并且,他们都想抢着向皇上报告、并请皇上先看自己征集的作品。随着这些人涌出各自的房间,王诜也一溜小跑往大院门口跑。此时徽宗一班人已经下了车,正往院里走来。王诜迎着皇上半跪了一下,高声说道:“臣,王诜拜见皇上,见过各位大人。请。”

出来迎接的其他人员,见王诜下跪,也在王诜后面学着半跪一下。然后就随着王诜站到一旁,恭候皇上走过。徽宗一班人跟着王诜来到了汇集作品的展室里面。

这次征集作品,在杨光华、蔡京和王诜,商定了书画大赛的相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