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 章(1 / 2)

加入书签

要说这些皇子的老师,也都是一个赛一个的一言难尽。别的不说,李承乾落到后来那个境地,绝对跟几个老师脱不了干系。不管是张玄素,还是李纲,还是后来的于志宁,一个个简直是拿着放大镜挑李承乾的错误,他们根本就是拿着太子老师的身份卖名邀直,一点小事到了他们嘴里,就像是天下就要亡了一般。

李治也是吃过亏的,像是于志宁,先是做过李承乾的老师,因为各种劝谏挑刺,李承乾造反,他一点也没沾上,之后反而继续给李治做了左庶子,等到李治登基,又做了宰相,像是李忠这个太子,名义上的老师也是于志宁。于志宁给李治做太子左庶子的时候还是那个德性,好在李治能忍,或者说,于志宁其实做事心里都有数,毕竟那时候李世民年纪也不小了,也很难容忍再废一次太子。因此,就算是偶尔劝谏,也都是不痛不痒的那种。不过,是个人都不喜欢听人鸡蛋里面挑骨头好不好。所以,李治对于志宁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好感。

另一个反面教材是权万纪,这家伙也是属于很能直言犯谏的类型,但问题是他找错了对象!李世民这种为了挽回当年玄武门之变宰兄杀弟恶名,想要做个千古圣君的,自然能唾面自干,饶是如此,他都没装到最后,硬是被魏征气得将他的墓碑都砸了呢!权万纪摊上的是混不吝的李佑,被说得狠了,李佑直接将人宰了,虽说李佑自个也没讨到什么好,搞了个儿戏一般的造反,最后被李世民赐死。但是权万纪的下场也算是给许多皇子师敲响了警钟,毕竟,不是谁都只能暗地里头放狠话,等着他们一再打脸的。遇上个不愿意考虑后果的,你也只能争取一点身后名了!

李治给李悦挑选的老师要是那种出身不高,因此也没太多脾气的。毕竟,李悦名义上没个靠谱的生母,弄个世家子给李悦做老师,人家未必看得上李悦,回头挑三拣四的,李悦难免要受委屈。当然,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子也不会乐意跑宁州那个地方去。

李治为李悦挑选老师的事情并没有在朝堂上引起什么波澜,毕竟,李悦就是个小透明,就算是封王了,未来的前程也有限,大家对他没多少关注。如今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荆王谋反案!

原本按照李治的意思,这事牵扯到的无非就是三个人家,但是长孙无忌这边却是不依不饶,硬是从李元景那里拿到了口供,表示李恪也参与进来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跟李恪根本扯不上什么干系,李恪自从被封为安州都督之后,人根本不在长安,另外就是,李恪就算真的要谋反,他干嘛不自己当皇帝,反而去支持李元景这个平时并不熟的叔叔。但是长孙无忌对李恪可是忌惮已久,当年李承乾被废,李世民曾经公开说过李恪类我,最重要的是,李恪身上有着前隋的血脉,谁知道前隋还有没有余孽呢?所以,李恪必须要死!

李恪作为先帝的庶长子,被卷入谋反案中,自然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敢公开为李恪喊冤的人并不多,说白了,初唐这会儿的高层都是吃着前隋的血肉才有了今日,要是十八层地狱有地下室,大家都很乐意将前隋砸烂塞进去。所以,李恪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但是,长孙无忌来了这一手,也让许多人有些害怕,今日,他能诬陷李恪谋反,他日,他又会将目标对准谁呢?

李治也很愤怒,他很明白,李恪威胁不到自己,长孙无忌这种所谓的为你好让李治简直是觉得喘不过气来。之前都说了,此事到此为止,结果长孙无忌阳奉阴违,又来了这么一手,李治只觉得措手不及。

在朝堂上,看着那所谓的供词,李治很想直接一把撕了,然后再上面踩上几脚,但是最终他只能试探着表示,不管怎么样,李恪是自己的兄长,李元景是自己的亲叔叔,他们的谋反也就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未付诸实施,所以最多废为庶人也就是了,何必真要了他们的性命!

结果,立马就有人跳出来义正言辞地将李治反驳了一番,表示,这是按照国家法度行事,不管是李元景还是李恪,都必须要死!

李治只恨得牙痒痒,当初李承乾明目张胆地逼宫也没处死,那时候长孙无忌屁都没放一个,朝堂上也没人敢说什么国家法度,结果轮到自己,一个个都敢跟自己放狠话了!

李治再次深切地意识到了权势的重要性,他以袖掩面,其他人都觉得他是在伤心,实际上,在长袖的掩饰下,李治对长孙无忌的不满已经几乎要溢出来了。他环顾了一下朝堂,发现朝堂之中,居然大半都是长孙无忌的党羽,这让李治有了紧迫之感,他必须要赶紧提拔一批自己人了。

长孙无忌并没有意识到李治的心态变化,他还当李治是那个仁懦的外甥,却没想到,李治已经是皇帝了!

做皇帝和做皇子乃至是做太子是不一样的,皇帝理论上应该是至高无上,李治或许一开始还能容忍长孙无忌摄政,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就不能忍受自己的权柄不断被长孙无忌侵夺,自己的话放在朝堂上都没有长孙无忌的一个眼神重要。别说是舅舅,就算是亲爹也不行!

李治看似悲痛,心中却非常冷静,他居高临下,环顾了一下朝堂,开始盘算谁是长孙无忌的党羽,谁又是值得拉拢的人。他或许没有对长孙无忌产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