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遇弱则击(1 / 3)
只听“完颜石柱”这个名字,便可知其人乃是金国宗室远支出身。
到如今,金国宗室基本上已被蒙人杀得差不多了,便有少数存活者也多改了汉姓、隐于汉人之中。
究其原因,蒙金之间有世代血仇,成吉思汗的曾祖父合不勒便与金国血战多年,合不勒死后汗位传给其弟俺巴孩,俺巴孩被金人钉在木驴上处死。
这场极尽羞辱且残酷的处死之后,金国每三年便出兵北伐蒙古,屠其青壮,掳妇孺为奴,时称为“减丁”。
杨果之前诗中所说的“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指的便是金人血洗金莲川这段往事。
如此深仇大恨,蒙人复仇的屠刀斩下时自是毫不容情。
而完颜石柱是少数能投靠蒙古而存活下来的,他父亲名叫“完颜拿住”,早在成吉思汗伐金之前便追随他讨伐西域、河西。。
总而言之,完颜石柱如今还活着,绝不是因蒙人的宽仁,而是来之不易的侥幸。
他深刻明白这一点,因此养成了谨慎的性格,仕奉蒙人小心翼翼,打仗也小心翼翼。
纽璘之所以把水师、辎重全放心交给他,为的也是他的稳妥。
完颜石柱入驻泸川县城后,在沱江上大造浮桥,如此,蒙军便可随时趋往东岸。宋军若想从神臂城过来偷袭,首先便要在山路上遇到蒙古骑兵的攻击。
他又驱赶百姓砍伐了大量的木桩,趁着大江的汛期,随时可以浮木击毁宋军船只。
他还命人将叙州营盘山上的砲车尽数运来,布置在泸川县城头。
对于宋军而言,要想逆流而上攻打位于沱江西面、长江北面的江口之城,又没有陆地兵马配合, 已是难如登天。
完颜石柱犹嫌不足, 他思来想去,又认为叙州守军也有冒险攻打泸川的可能, 另外,纽璘哪怕击败了云顶城宋军,其溃军也可能冲击泸川。
于是他每日派出哨探,往西、北两个方向探查, 防止百里范围有宋军动向。
能布置的防务都布置了, 完颜石柱也没有放松心神。
没办法,以他的姓氏,须比普通的蒙古人努力很多倍才能安身立命……
三月二十四日,晴空万里。
完颜石柱站在泸川城头望去, 只见沱江、长江的江面还在上涨。既是因前些天的春雨, 也是因两江上游的积雪已开始融化。
极目远眺,完颜石柱被壮阔江景触动,不由低声吟道:“霜清玉塞,云飞陇首, 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 山围故国周遭。”
他名字虽俗,但女真人从白山黑水走出来,入主中原百年,深受诗礼簪缨浸染, 诗文还是读过的。
他念的这词, 乃是完颜璹所写……虽然整首词几乎每一句都是化用的古人诗词。
总之完颜石柱心中的诗意、惆怅、壮志交汇,情绪复杂之际, 便见东、西两面皆有哨马飞奔而来……
“报!”
“报!”
“将军, 宋军有近万人从下游的神臂城出发了……”
“将军,上游也发现了宋军,从长宁河入江, 渡过大江,水陆并行, 攻过来了……”
这是完颜石柱预想中最坏的情况。
蜀南的宋军从上游攻来, 还是配合着泸州宋军。那么, 万一让上游的宋军先破坏了防御布置,对付下游宋军的优势就减少了许多……
以完颜石柱这谨小慎微的性子, 只是优势减少就已十分不高兴。
……
“轰!”
砲车抛出巨石,有的砸落在长江江面上, 激起水柱。
偶有几颗砸在长宁军的战船上, 若能正好击沉船只, 带走的便是数十长宁军士卒的性命。
易士英站在舰战之上,放眼看去,只见先行登陆的庆符军已列队缓缓而行,长矛林立,渐渐与蒙军接近。
长宁县属叙州,在泸川县上游,长宁军的船只是顺江而走的, 速度很快。
但有时速度快未必是好事,还需控制行船速度才能与陆上的兵马配合。这极考验为将者的指挥能力。
易士英不停发号施令, 旌旗摇摆,指向北岸,让长宁军向岸上的蒙骑放箭。
这便是水陆并行的好处, 船只可帮助步卒压制敌人的骑射。
“守臣!看……蒙军水师动了,他们要放浮木击泸州军……”
易士英眯着眼望去,也望到了泸川城上的大旗。
完颜石柱用兵谨慎, 根本不给长宁军配合泸州军的机会,竟是提前放了浮木。
这种一板一眼的打法并不出彩,但少有纰漏,易士英便知道,哪怕两个方向加起来的兵力两倍于蒙军,此仗要胜不付出些代价是不行了。
“传我命令,全速行军,击沉蒙鞑船只!”
战鼓声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