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七章 闷热的朝堂(2 / 2)
群臣看到是户部尚书张古泉奏言,心想到了这个时候,又如何能解决粮食问题?京都的粮草都是从洛口仓运送过来,现在洛口仓几乎已经是太史存勖的囊中之物,难不成要从京都派出援兵? “诸位爱卿觉得是否要派出援兵解洛口仓之围?”圣人问道。 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说话。 “苏伦,你觉得要不要派出援兵?” 苏伦忙道:“回禀圣人,京都城内各部兵马有三万守军,以武卫营和神策军为主力。攻打洛口仓的叛军主力也有两万余众,如果要解洛口之围,需要调派多少兵马?叛军常年卫戍边境,如狼似虎,都是骁勇善战,如果派出的援兵兵力太少,无疑是羊入虎口,可是太多,那么京都的防卫就会出大问题。而且臣斗胆直言,柔玄叛军并不擅长攻城战,却习惯于平原决战,即使将京都所有兵马全都派出去增援,只怕......!”却不敢说下去。 “圣人,苏大人言之有理。”有臣子道:“当务之急,是要全力部署京都防务。叛军拿下洛口仓,不会需要太长时间,只要洛口仓尸首,叛军接下来的目标必然是直取京都。如果京都加强防务,以守为攻,叛军肯定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京都。目下城中的粮草还能支撑一个月,臣以为一个月的时间,足可以等到各地勤王之师前来救援京都。” 殿内不少大臣都是点头,但有些官员却是不以为然。 夏侯在平定三州七郡之后,最大的动作就是对大唐各州郡的兵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不使各州再有起兵作乱的能力,对各州兵马的编制一再削减,致使各州的守备兵力极少,勉强可以用来剿匪,但却根本不可能进行大的军事行动。 当年青州王母会之乱,青州营因为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平定王母之乱,最终还需要从京都调派神策军前往平乱。 大唐最强盛之时,一度拥兵数十万,但是在夏侯的军事改革之下,帝国的兵力处于立国以来最低点。 这虽然可以防备地方州郡作乱,却也导致帝国的兵力严重不足,一旦出现需要大量用兵的时候,就会捉襟见肘。 帝国兵力最雄厚的几支兵马,就只有北方四镇、南方军团以及卫戍京都的神策军,而各地州营只能用来维持地方秩序,真正用兵之时,其实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这也就导致在西陵叛乱之后,大唐帝国竟然无法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前往收复。 所有人都知道,京畿周围的各州根本不可能有勤王之师前来增援,他们就算有心,那也是无力,一旦轻易将州营兵马调动勤王,各州守备空虚,无兵马镇守,只怕会出现更大的乱子。 京都所能指望的勤王之师,也只有北方四镇和南方军团可以与太史存勖的叛军一决高下。 南方军团肯定是指望不上。 从南方调动大军前来增援京都,且不说路途遥远,个把月内肯定是赶不上,最要紧的是南边还有麝月的兵马,一旦南方军团北上增援,麝月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出兵拦截。 所以唯一有指望的就只能是北方四镇。 可是北方四镇的职责是卫戍北方边境,职责重大,想当初西陵叛乱,朝廷也从无动过抽调北方四镇的兵马前去平乱,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北方四镇的兵马南下增援,北部防线空虚,草原诸部肯定会有动作。 二十年前漠南诸部还是一片散沙的时候,就敢集结大军南下,如今漠南几乎被杜尔扈部铁瀚一统,此人野心勃勃,对大唐始终存有觊觎之心,一旦出现机会,肯定是不会错过。 一旦草原铁蹄趁虚而入,即使不会渗入大唐腹地,那么边境各州百姓也将生灵涂炭。 所以有见识的大臣根本不希望北方四镇南下勤王,那只会再次重演二十年前的悲剧。 “只要坚持一个月,勤王之师会增援抵达。”圣人开口道:“朕早就给裴孝恭下了旨意,令他领兵征伐江南,他若是得知京都有难,必会北上勤王。武川镇官兵也不会坐视太史存勖,他们对太史家恨之入骨,定会日夜兼程赶来勤王。” 群臣都不敢说话,有些人觉着圣人都这样说,心里确实生起希望,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圣人这是在白日做梦心存幻想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