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锅的传统(1 / 2)
从另外方面来看,李宝擅杀蔡永令并非孤立,或者偶然突发。
到靖康十年,虞允文上台,已经预示着大宋朝堂新一轮权力的更迭。
前十年,以徐处仁为代表的革新派,正在受到后来者的挑战和冲击。
虞允文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在中枢站稳脚跟。
而从中枢延伸到地方的权力斗争,却才刚刚开始。
李宝到泉州,只是权力交锋的一次缩影。
这个局面被旁观者理出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李宝是军方的人物,却成了青壮派和老成派矛盾冲突的激发者。
蔡永令是唐恪的人,唐恪被调到辽地后,就靠在了康王这边,周文吉也是康王的人。
可以说,泉州被赵构捏得死死的。
作为大宋第二大出口港,这是虞允文必须拿下的阵地。
杭州他暂时别想了,市舶司的总司就位于杭州。
杭州承载了双重角色,对外第一出口港,对内东部第一大城市。
对外是康王把控,对内是参知政事亲自坐镇。
虞允文要把杭州拿过来,难度太大,所以只能从泉州下手,又在广州设立广南新府。
朝廷意欲将泉州划归南海管辖,亦是虞允文极力推动,其心昭然若揭。
但康王怎肯?
手里的肥肉要被人抢过去,他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
所以啊,泉州的矛盾,其实是朝堂矛盾的缩影。
蔡永令为何不配合?
是他真的贪色而不作为?
要知道,蔡永令所治辖的泉州,对外贸易跃居大宋第二,泉州也俨然成了福建路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福州。
每年交上来的税,眼看都快赶上福州了。
至少赵桓对蔡永令的政绩还是很满意的。
但为何刘彦宗说皇帝要杀这位颇有作为的知府呢?
不仅仅是督察院查到了蔡永令的巨额赃款。
事实上,皇城司也秘密查到了,蔡永令利用了一个假身份,下面申请了十几家商社,对外对内,生意横跨粮食、运输、建筑、采矿、买地等等多个产业。
一想到这里,赵桓心中就发憷。
他感觉到有一张张带着鲜血的爪子正在伸向自己。
蔡永令这样的官员,是前十年朝廷大力革新下,造成的产物。
赵桓承认,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
他要毁灭旧的利益体,必然会诞生新的利益体。
由于旧的利益体太过庞大、臃肿,其根部在神州大地扎得太深,就必须用非常粗暴的方式连根拔起。
这种方式下,必然就会出现许多漏洞,恰恰蔡永令这类官员就钻了进来。
刘彦宗至少大局上看得非常清楚,皇帝是想蔡永令死的。
李宝杀蔡永令,正合皇帝心意。
而皇帝的几条狗腿子,善于揣摩圣意的几个大臣,例如监察院两位大佬,段之介和秦桧,以及御史中丞何也,都明白一点,皇帝是肯定不会杀李宝的。
只是迫于朝臣的压力,故意表现得非常愤怒。
他们当然要站出来为李宝说话,这和是非忠奸没有半毛钱关系。
只听刘彦宗大声道:“陛下,臣以为蔡永令死有余辜,不足为惜!”
“刘御司此话怎讲?”赵桓声音一沉,眼睛却是亮了起来,“蔡永令所治,政绩颇佳,乃是朝廷功臣。”
“陛下,臣今日正巧有要事要奏,也正巧是关于泉州这位知府的。”
“哦,卿且说来。”
众大臣冷眼看着这位刘御司,仿佛在说:戏精刘,你特么今天又想干什么!
“据督察院的最新调查,这位蔡知府,在到任的七年间,有五十万贯巨资来历不明。”
众人心头一跳。
却又听刘彦宗继续道:“这只是冰山一角,这位蔡知府还有一个身份,叫李三,名下有十五家商社,分别涉及到粮食、运输、采矿、建筑、酒楼、妓院、纺织、修路等等,每年流动巨资高达一千万贯!”
一千万贯是什么概念?
靖康元年,朝廷一年的税收也才八千万贯!
刘彦宗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继续道:“臣又查到,这李三,不仅仅与泉州多位富商交往甚密,与福州的多家富商亦有来往,本来生意人来往倒也正常,但这福建一位叫陈阿宝的商人,恰恰又是福建路转运使苏元庆的另一个身份!”
刘彦宗言罢,朝堂上已经是鸦雀无声。
短短的几句话,瞬间让朝堂的气氛凝固住。
众大臣小心翼翼望去,却见皇帝的脸上已经乌云密布。
新政中明确规定,官员一律不允许私自从商。
就说这广州之乱,便是商贾管控不利,皇帝欲诛灭陈氏九族,东京城的官员们吓得各自回家检查。
这事才过去几天,现在福建路居然冒出这么大的事来。
有的大臣已经全身冒冷汗了。
蔡永令杀不杀得?
当然是罪该万死了!
但这大宋的朝堂上,也有一身清廉的硬骨头。
例如这张叔夜,他此时就敢站出来道:“即便蔡永令触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