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更君(2 / 4)
。且夜光知道了自然也不许你起来的。别动啊。”
她叮嘱了几句,赶着去厨房里找姜来剁。
厢房之中,宋皎一大早地就冒了汗。
从魏达说那句“睡在一起”开始,她便有些晕眩了。
幸亏舅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拦着没许那两个小家伙嚷嚷。
赵仪瑄在旁边也已经穿衣起身,见她发愣便道:“又没做什么,你倒是先做贼心虚起来了?”
“殿下你还想做什么?”宋皎懊恼地。
赵仪瑄笑道:“你倒是敢凶本太子了,看样子昨儿晚上就不该心软饶了你。”
宋皎扭开头去,打定主意不再跟他说话。
谁知赵仪瑄整了整衣襟,回头道:“三次了,本太子可都给你记着。”
宋皎才下定决心,可又实在按捺不住好奇,迟疑地请教:“什么三次?”
赵仪瑄盯着她道:“你第一次进东宫的那回,还有上回进宫照看,剩下的,就是昨晚上,都给你记着账,以后总是要变本加厉讨回来的。”
宋皎呆看了他半晌,才总算明白他的意思,气的抽起枕头向着他身上扔了过去。
赵仪瑄单手接过枕头,笑吟吟道:“别闹,收拾收拾,今日也该启程了。”
宋皎听了这句,如蒙大赦:“殿下要走?”
她的语气太急切了,赵仪瑄回头:“当然,难不成一直住在这儿?”
宋皎的心轻轻地摆了摆:“殿下说的是!那殿下是什么时候起身?”
赵仪瑄打量了她一眼:“等事儿办完了……算来中午也差不多了。”
宋皎疑惑:“什么事?”
“你不是说了怡兴街的事么?”赵仪瑄轻轻一拂袖子:“既然来了一趟,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回去。”
宋皎的心怦怦跳了起来:“你、殿下你要去料理此事?”
“当然。你不是也盼着荡平此事么?”
“可、可是……”
赵仪瑄道:“你是想等两天后?本太子却没有这个耐心。而且……你也不用等。”
“为什么?”
“那已经不是你能插手的了,”赵仪瑄走到窗口看着外间隐隐放晴的天色:“别说是你,就算程残阳也未必能够。”
宋皎听的心惊,赶忙下了地,谁知,一块明黄的缎帕随着她的动作飘在地上。
她本能地俯身去捡,手指才碰到缎面,突然看着那帕子上的已然干涸的团团浊痕。
宋皎猛然一震,手跟碰到烙铁似的猛然缩回。
幸而这会赵仪瑄正往外走,并没留意到这里。
宋皎本不愿意再去碰,然而丢下此物不管,姚娘子见了,那就一切都完了。
当下只能咬牙捡了,准备找个没人之处扔了了事。
等宋皎出门,院中却没了太子的身影,而厨下姚娘子正在忙碌。
宋皎先赶了过去,道:“舅母,我有点事先出去办……什么时候回来不定,不要等我们吃饭了。”
姚娘子忙放下手中活计,赶过来问道:“一大早的又有什么事?”
宋皎说道:“放心,只是一点私事。”她看了眼堂屋,又小声说:“你帮我跟舅舅和外公说一声,别叫他们挂心。”
姚娘子点头,又道:“我叫小缺领着孩子们买吃的去了,要不等等吃了再出门?”
宋皎笑着摆摆手。
出了院门,果然见赵仪瑄站在门首。
而在他对面的,一身青衣,身形瘦削却挺拔,正是诸葛嵩。
宋皎一眼看到侍卫长,想到昨儿赵仪瑄说他已经跟盛公公去了霁阊行宫,可见又是扯谎……但这一夜侍卫长又在何处?
可太子歇在此处,诸葛嵩一定不会远离,毕竟太子万金之躯丝毫不容有失,那么……
胡思乱想中,宋皎突然想起昨晚上那应声而熄灭的油灯!
她的双眼睁大了几分,瞪向诸葛嵩。
侍卫长却目不斜视的,仿佛听完了太子的训示,脚步后撤,转身离去。
宋皎想叫住他,但却并无这个勇气,只眼睁睁地看他走了。
却见太子挪步回来:“怎么了?脸色不太好?”
“你、昨晚……”宋皎刚要问,又实在是问不出口,便转开头道:“殿下接下来要做什么?”
赵仪瑄说道:“当然是去县衙。”
宋皎深呼吸,心里竭力想着今日要做的正事:“可是我跟葛知县约定的是两天后,你到底要怎么做?还有……殿下你刚才说的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连程大人也未必能料理此事?”
赵仪瑄听她一句句问着,忍不住竟在她头上轻轻揉了揉,道:“这么想知道?跟本太子去就是了。”
不多会儿,昨儿赵仪瑄乘坐的那辆马车便到了,诸葛嵩跟车而行。
两人上了车,宋皎留心向外看,却见马车经过怡兴街,一路确实是往县衙去的。
她有些担忧地看看太子。
赵仪瑄却也正在看着她,见她满眼疑问,便握着她的手示意她坐近一些。
宋皎没有抗拒,往里挪了挪道:“殿下总不会要直接向着知县开刀吧?”
赵仪瑄握着她的手,那软绵的触感竟叫他无法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