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0章当出手时就出手(2 / 3)

加入书签

陛下行礼,放下在地图上指指划划的小木棍,悄然的走到一众军方大老身后去了。

国王李察没有说话,留一些时间让众臣仔细衡量当前局势,他神情悠然的端起御桌上的茶盏,饮了两口这才说道;“外交部方面介绍一下,英法德奥等欧洲列强最新的动向。”

“微臣谨遵圣命。”

外交大臣胡安-卡洛斯站了出来,面对着王座行礼后,半侧身子看着参加御前最高军事会议众臣们,一字一顿的说道;

“伦敦政府基于国内以工人和资本家为主的现实利益诉求,在美国内战中抛弃了南方,转变政策选择支持北方,两国间的军事和经济互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密切。

伦敦给予了北方大额军事贷款,往来于大西洋的运输船不绝于途,为北方送去了急需的军装被服,御寒帐篷,武器弹药和其它军事物资,极大的增强了北军的战斗能力。

法国方面唯英国马首是瞻,甚至表现的更为激进,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写给陛下的信函中,便流露出不希望大唐王国插手美国内战的明确要求。

但是现在法国正深陷于对奥匈帝国的战后谈判中,11万法军就驻扎在伦巴第,与百余公里外的奥匈帝国大军遥遥对峙,暂时无法分身欧洲以外事物,最多也就是嘴炮罢了。

欧洲战场上奥匈帝国败局已定,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没有想到的是,对奥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民众起义浪潮席卷意大利半岛北部和中部。

7~10月间

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和教皇国等邦国先后爆发起义,推翻当地分裂君主政权,建立美国式的民主自治政府。

加里波第率“阿尔卑斯猎人兵团”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寻机打击奥匈帝国驻扎在统治区内的小股部队,形成了烽火遍地的局面。

自由主义的蔓延,严重威胁到了封建皇朝统治。这让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深感不安。

所以他果断的抛弃了撒丁王国盟军,在战争未取得彻底胜利的时候便主动与奥匈帝国谈判,以牺牲部分意大利地区独立的代价换取停火。

据欧洲传来的最新消息;

奥匈帝国同意了法国条件,将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并且将伦巴第地区的统治权交给法国,由法国人转交给撒丁王国。

但奥匈帝国继续占有并统治威尼斯,那些被意大利起义军推翻的君主政权,法国在谈判时表示支持复辟,愿意出兵镇压那些意大利泥腿子。

法国的背叛,令这原本就不牢固的联盟彻底破裂,欧洲中部的动荡将会持续下去。

南德地区和普鲁士王国自身矛盾重重,暂时没有力量顾及欧洲以外地区,这不在他们的计划中。”

外交部大臣胡安-卡洛斯在介绍过之后,看到陛下没什么表示,便悄然退下。

过了一会儿

在众臣消化了当前形势之后,李察轻轻敲了一下御桉,开口说道;

“美国内战的情况很严重,作为北美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大唐王国不能继续沉默下去了,必须要适时介入。

天堂岛训练的五万民兵编制成5个野战师,即将会陆续登陆北美,以加强王国的军事力量。

现在已近年底

国内大搞经济建设的热潮持续升温,政府方面依然要维持这样的良好发展势头,竭力减少战争对现有社会经济的冲击。

主要的举措是应该进一步加大移民引进,主要是太平洋中部航线,争取月均移民从现有的3.5万人增长到月均5万人规模,年输入移民60万人。

北方航线月均移民从现有的5.6~6万人,增长到月均7万人以上,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劳动力需求缺口,争取达到年均140万至150万的规模。

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吸纳一些逃避战火的南方白人移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通过多种举措,尽量弥补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缺口,保证整体经济在原有轨道上继续高速发展,做到对外扩张和对内发展两不误。

诸爱卿,此战是决定北美格局的终极之战,亦是决定大唐王国在北美乃至整个美洲奠定霸主地位之战,意义非同凡响。

不出手则已,出手则一鸣惊人。

希望诸位臣工合力同心,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牧场农庄增产丰收,政府和警察部门加强市场秩序维护,保证国内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本王坚信,最终胜利一定属于大唐王国。”

“臣等坚信,最终胜利一定属于大唐王国。”众臣齐声施礼回答道。

陛下并没有征求众臣的意见,而是直接拍板准备出兵参战,无人觉得有不妥之处。

为了准备这场战争,大唐王国从美唐战争结束后的第2年,即1850年就开始建立战略储备库制度,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物资储备体系。

一晃10年过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