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句句千金(1 / 2)
也难怪李斯特会如此兴奋,因为石军的话里包含着如今域外某大国最为关键的两个发展问题,一个是金融资本长期获利的问题,也就是最核心的股市能否持续稳健的增长;另一个便是作为经济基础的美元和美债如何能够随心所欲的调控,而不会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两者纠缠在一起,一个处理不好域外某大国就会陷入上世纪70年代那种经济停滞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个能大量生产廉价的中低端工业品,同时与美元进行绑定,进而与美债构成良性的循环系统。
如此,域外某大国便可通过进口廉价的中低端工业品,维持住国内低廉的物价水平,抑制住通胀的产生,进而缓解国内的矛盾,以此彰显金融资本的优越性。
与此同时,在美元与美债之间形成一个隐形的剪刀差,通过美元的利率变化调整循环的节奏和尺度,宛若一根缰绳牢牢套出身下的野马,让它跟顺从的听自己的话。
没有通胀压力,解决物资供给,剩下的就可以让金融资本放手施为了。
这可是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域外某大国华尔街精英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奈何域外某大国盘子太大,所需的物资太多,一般的国家和地区根本就接不住这么大的供货量。
好在苏联解体,让大吃冷战红利的域外某大国获得了难得的调整机会,结果还没等行动,欧洲那边就开始捣鼓欧元,并以此为基础不但要统一欧洲市场,还要进一步向世界货币迈进,挑战美元的权威。
域外某大国那受得了这个,自然是全力对付欧元,甚至不惜在巴尔干半岛发动战争,打击投资者们对欧元的信心。
然也正是因为把精力全都放在应对欧元冲击上,域外某大国错过了借助冷战红利调整国内产业格局的最佳时机,等想起来准备实施时,互联网泡沫轰然破裂,导致股市动荡,金融市场哀嚎一片。
于是什么调结构,什么长远规划,都没有让市场走出困境,恢复金融秩序来的紧迫。
然而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透过互联网泡沫破裂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动荡发现,域外某国在某些方面的脆弱性,那就是如果找不到廉价商品的来源地和供应方,下一次金融动荡极有可能让域外某大国陷入更加的困境,甚至是持续的衰退。
问题是,事情看明白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又是另一回事儿。
这就好比是追求心动的女孩,简单粗暴的霸王硬上弓谁都会,可如何让女孩心甘情愿的让你霸王硬上弓就需要些技巧了。
而如今域外某大国的政界、学界和理论界不乏目光犀利的人,却缺乏提供技巧的能人!
这些事情旁人或许不清楚,但作为已经混进了华尔街顶级圈层的李斯特却了解的很,不但了解,他还作为特别顾问,为政府和国会的某些大佬做过相应的分析研究。
可由于问题过于复杂,聪明如李斯特也没找到一个好办法,最后只能大骂索罗斯,没事儿把东南亚往死里折腾干嘛。
是的,李斯特觉得东南亚很适合作为域外某大国的廉价商品来源地和美债的倾销地。
因为东南亚的人口够多,地域够广,能够负担得起域外某大国那庞大到令人咋舌的市场。
可问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中索罗斯已经不是割韭菜,而是连韭菜根儿都给刨了,当时索罗斯是赚爽了,但谁能想到现在域外某大国就算找东南亚帮忙,东南亚各国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再被坑一次。
李斯特绞尽脑汁找到这么个地方,结果因为索罗斯造的孽派不上用场,你说李斯特不骂索罗斯骂谁?
所以但李斯特听说石军发现了解决域外某大国系统性结构问题的办法后,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过来,没办法,谁让李斯特身上高级顾问的头衔儿还没撤去,如果没有办法也就罢了,一旦有解决之道,那对李斯特来说好处绝对大大的。
正因为如此,不管石军的办法是纸上谈兵还是切实可行,他都要亲自过来,毕竟作为他个人的核心利益,荣顾不得李斯特有半点马虎。
于是李斯特很快就来到石军居住的房间,那位被石军虐待的美女李斯特连问都没问,直接开门见山的直捣主题:“你发现了什么解决办法?”
“将东方某大国打造成为我们域外某大国的专属工厂!”石军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一句话就让李斯特呆愣在当场。
“东方某大国?”
足足过了一分多钟,李斯特这才皱着眉摇了摇头:“东方某大国……他们的制度和体制跟我们都不一样,而且还是个有核国家……所以……”
“我的李斯特先生,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还考虑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等李斯特把话说完,就被石军给打断:“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是利润,是无休止的利润,那些思想啊,主义呀能换成利润吗?
更何况,体制和制度不一样怎么了?可以慢慢改嘛,苏联和东欧当年坚挺的就跟一个大铁块似的,结果现在怎么样?还不是成为我们的一份子?东方某大国就算不一样也无所谓,难道域外某大国连这点儿信心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