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第 12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姨娘早早得了料子就没白天黑夜的亲自给贾环赶制新衣服,她以为有大房虎视眈眈在侧,王夫人不会将事情做得太绝,还会想要团结起来一块对抗大房。

不想就在省亲的前几天,贾环被人关进了下房。

找到下半夜才在下房里找到浑身都被人泼了冷水的贾环时,旁人都说一定是大房的人干的,但赵姨娘却知道这肯定是王夫人做的手脚,若是大房干的,为啥不对宝玉和兰哥儿下手?

能对个不无紧要的庶子出手,也就只有二太太有这个动机了。

她就是不叫自己的环儿在省亲那天出现在人前。

死冷寒天,又穿着湿衣服,人没冻死都是命大了。于是哪怕越姨娘拿得起打点的银子,给她儿子最好的治疗,可贾环的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的。

在注定见不了驾后,赵姨娘又撒了几回泼。然后才不得不按照那些宫里人提出来的要求将自家儿子移到自己娘家去。

以免病气冲撞了皇妃。

越想越气的赵姨娘在听说那些太太奶奶姑娘们都起早在门口冻着的时候,心里别提多解恨了。

当然,也心疼自家三丫头就是了。

这会儿藏身于一堆仆妇里,赵姨娘脸上满是讥讽的听老太太和二太太在跟元春述说薛姨妈和林姑妈为啥没在这里时,想的竟然是——好大的一张脸呀。

薛家是皇商,林家不过一介布衣,就算搭上了忠顺王府,顶多就跟早年她老子养在府里的清客幕僚差不多。因此在元春的心里,这两家是会巴结他家,奉承自己的。

再一个,这二人一人是她的亲姨妈,一个是她的亲姑妈,嫡亲的外甥女亲侄女出宫省亲,怎会不来。

可你嫡亲的舅舅不是也没来?

听到都是有正经理由时,元春还一脸担忧的传了口谕,将给这两家的赏赐让人送过去。

亏她出宫前按人头备的那么多礼了。

另一边,吩咐完宫人的元春又看向老太太,声音不大不小,却带着几分疑惑,“薛妹妹何时进的宫?”

“娘娘竟不知此事?”

元春扭头想去看抱琴,一回头才想起来入府没多久抱琴就被她打发下去见父母了,因此扭头回来时,对着老太太轻轻摇了两下头,“许是行动不便吧。”

宫里规矩大,低位嫔妃都要依傍高位嫔妃生活,一个宫里住着的小才人,小贵人没侍寝前都未必能出得了自己居住的寝殿。

而且侍寝后,平日里不光要给皇后娘娘请安还要给自已宫里的主位娘娘请安,行动受管束。

主子尚且如此,若是不幸成了宫女奴才,那就更身不由已了。

而且今年选秀的时候,正是她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有些消息滞后也是有可能的。

“等回宫后,我着人打听一番。我们姐妹在宫里互相照应着,家里也能放宽心。”至少得知道这位表妹如今身在何处,又为何人所用。至于为什么不来找自己,那到不是最重要的。

说完了薛家的事,元春又寻问了一回家中诸事。将家里的三个妹妹叫到跟前挨个看了一回,又笑指探春,对众人道:“到与我幼时一个模样。”

‘呸,扯娘你的谎,三丫头明明长的像老娘。’

赵姨娘听了元春这话,本能的在心里腹诽了一句后,又带着点看热闹的心思去看王夫人的脸色。

果然见王夫人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就是了。

“我在宫里时就听说凤丫头生了一对龙凤胎,到是好福气。”夸完了自家姐妹,就将视线对上了凤姐儿。

凤姐儿从女眷队伍里站出来,对着元春行了一礼,然后才笑道回道,“托娘娘的福。”

只一句话,元春的脸色就步了王夫人的后尘。

对着一个无子的高龄宫妃说托她的福什么的,差点没将元春的脸扇肿了。可没办法呀,自打贾琏与袭人那件事后,大房和二房就彻底撕破脸了。

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就算她现在低头,估计也不会换来什么好听的话。

说不定还得以为她好性子呢。

这会儿,说什么都不能软。

行吧,凤姐儿准备硬刚到底了,一旁的邢夫人左看看右看看,想到这是大姐儿的亲娘,于是直接站在凤姐儿这队,准备随时跟凤姐儿一块冲锋。

可惜邢夫人难得靠谱一回,却到了筵宴的时辰。于是女官上来请示后,不管是邢夫人还是元春都不得不结束这个话题,再次起身去游园用宴。

这一次游园,元春直接将宝玉,贾兰和探春叫到跟前。宝玉叔侄在前面引领,王夫人扶着元春,探春扶着贾母,四人微有尊卑差距的带着众人又游了一段省亲别院。

又是诗,又是词的改名,改牌匾,不过这一次因为没有薛宝钗在,所以也没谁注意到元春对‘玉’二字的不喜。

当然了,又因为没了黛玉和宝钗,元春叫姐妹们做诗的兴致都打了折扣。

不说旁的,荣国府的三春一个擅字,一个擅棋,还有一个爱画画的。在诗才上,真的没谁出奇。

好在宝玉和贾兰还能写两首诗,看起来还比较像那么回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