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八章 吴府寿宴(1 / 2)
王氏女子与吕氏女子,章直都见过一面。
王氏女子王安石是从小抱在膝头教之读书,那才华肯定不用多说,听王雱谈及见识谈论甚至不逊色这兄长多少,章直也看过她所作的文章诗词,说实话考个进士也不在话下。
但美中不足是相貌有些随他爹。
当然娶妻娶贤不娶色的道理,章直是明白的。
倒是吕家女子他从没听过什么才名贤名,但是那日惊鸿一瞥下,倒是甚佳。
章直听章越这么说,这才华与相貌就似鱼与熊掌一般难以兼得。于是章直内心在两者之间挣扎权衡了一番,觉得还是选……选齐人之福,那无疑是最王道的。
章越看了章直扭扭捏捏一番,最后露出这等神情来。同样身为男人章越还不知章直在想什么,顿时一个爆栗敲在章直头上道:“想得倒美……”
章直委屈地摸了摸头,想想又如何呢?
章越不免也有为了世界的和平,不如让章直委屈一下的念头,但可能么?
这一幕好似三流言情里惯用的套路,两位霸道总裁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女主,到底肿么办?
于是女主无比害羞矜持地说,可是可是人家……人家只有一个身体嘛。
……
好侄儿是相亲届的天花板,爽是够爽了。
吕家和王家肯定是要答应一个,拒绝一个的。
不论与哪家结亲都是大事。
韩琦,吴充都是与五姓七望联姻,昔日官场视门阀为出身已被打破。
如今天下最显赫的一个是韩家,一个便是吕家。
此韩家非韩琦家,而是韩亿家,其子如枢密副使韩绛,翰林学士,知封府府韩维等……从仁宗朝至如今恩荣不减。
吕家则是与范仲淹斗了个你死我活,有整人专家之称的吕夷简,其子吕公着,吕公弼,一个是御史中丞,一个是枢密使。
父亲是宰相,儿子是宰相,那是汉唐时四世三公,五姓七望的传统,这点是宋朝历代皇帝都比较忌讳的,故而才有了退而求其次的翁婿宰相。
但韩,吕两家能够作到父子宰相,实是无愧于宋朝的新门阀。
吕家再往上说,前宰相吕蒙正是吕夷简的伯父,历史上号称三世四人,比韩家还胜了一筹。
而吕家能成为宋朝顶级世家,并非侥幸,其家风非常的好。
吕公着本人非常澹泊坚忍,坚持不用任何享受。他有句话是冬不附火,夏不挥扇,冬天不烤火,夏天时不挥扇,任何声色享受都不用。
这令章越想到黄埔里有副对联。
冬天饮寒水,黑夜渡断桥,忍性吞气,茹苦领痛,耐寒扫雪,冒热灭火,夏不挥扇,雨不撑伞。
这可谓有些借鉴,甚至抄袭吕公着的话。
一般人如此也罢了,吕公着是什么出身,伯公是宰相,父亲也是宰相……却如此身体力行。
不仅他如此,其女婿范祖禹也是如此。
吕公着的三个儿子吕希哲,吕希纯,吕希绩拜焦千之为师,后来都成为了名儒,到了南宋吕希哲一支还出了吕祖谦。
历史上的鹅湖之会,便是吕祖谦促成朱熹,陆九渊二人的约架。
要不是这样的家风,吕家又怎么不会有‘三世四人’之荣。
至于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夫妇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少典故,比如裙带关系,一起吃口水啊!
上层的婚姻最要紧看什么?
首先看肯定是形成利益同盟,连皇帝结亲也不例外。
但有远见卓识的士大夫家族,结亲首要考量则是对方的家风。
一个贤惠的妻子,可以兴旺夫子孙三代人。好的家风教养出的女子,定是个贤妻。
不过这是章越的考量,真正决定路要怎么走,最后这决定还是要侄儿自己来下。
章越道:“后天是我岳父寿辰,你随我一起赴宴吧!”
章越的岳父吴充如今已任权三司使,荣升计相。
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三司使被称为四入头,四入头说白了就是半步宰执。
这一次吴充寿辰,开封府官员来捧场的非常多。
最得意的要属吴安诗,因为他爹爹的荣升,使得在他京师的衙内圈子中地位日高。
因此吴安诗出入风月场的时候,更引得不少汴京名妓的青睐。
吴安诗并非一无是处的衙内,他非常的擅箫,即便是樊楼最好的乐工也要自承不如。
吴安诗无故不吹箫,故而使汴京达官子弟都无从欣赏。唯有在吴安诗所青睐的名妓中,方能听闻。
这日父亲寿辰,前往吴家道贺的无不是吴家关系密切的姻亲,以及东京城中最重要的官员。
京城的官员都以能收到吴家的请柬为荣,甚至有些三司所管辖的监司官员宁可出几十上百贯钱从别人那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