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还是偏了(1 / 2)

加入书签

秋风飒飒。

关外的秋天来得很早。

毛固安清晨从将军府出来,就被一阵狂风迷了眼。

他连连咋舌。

说起来,他在飞门关也驻军了这么多年,按说早习惯了西北这一带的气候,却也被这儿的秋日大风给吹得头发都快散了。

倒霉……

他在心里骂了一句。

转念一想,他脚下的土地是西州城,是他们心心念念了这么久的城池,毛固安立刻就不骂了。

反而,嘀咕了一句“爽快”。

西州在他手中,从前余柏的府邸自然也成了毛固安现在的将军府。

当然,孤家寡人一个,也无所谓府不府的,自住一间屋子,其余的都分给了麾下主事之人。

战事告一段落,但他们后续的事宜还有很多。

一位主簿追了出来,道:“之前提出的条件,西凉基本都答应了,只问我们交人的时间。”

毛固安摸了摸胡子。

交还石魏等有名有姓的西凉大将的遗体、兵器,也把押在飞门关内的俘虏送回去,西凉为此则交出大量的金银财物。

两个朝廷定个协议,西凉称臣,从大周的立场上,当然是拿得越多越好。

可毛固安想的是,一旦西凉为臣,那之后几年内,想再兴战事,就不容易了。

西凉得以喘息,现在的西凉皇帝是个没出息的孬种,可将来就说不准了,等西凉休养生息、缓过起来,他毛固安还能提得动大刀吗?

再者……

毛固安下意识地往东看去。

定国公、不对,是皇太孙,那位正要争夺皇位,眼下的确不能在西境生事,弄得大伙儿捉襟见肘。

可等皇太孙夺下皇位,整理完朝廷大事后,他是会重新考虑西境战事,还是就此收手,以恢复内政为主,这一点,毛将军也吃不准。

不仅仅是他,毛固安想,皇太孙自己现在恐怕都没有一个准数。

朝堂风云变化,具体举措,得看夺位是否顺利,得失如何。

倘若损失惨重,伤了大周元气,自不能开战;倘若大捷连连,顺利入主皇城,那就不该留下西凉那么个后患。

毛固安眯着眼看了看天色:“风这么大,我看秋天早,冬天也早,一旦入冬,还换什么俘虏金银,我怕金银在风雪里给我吹不见了。你听我的,既然京城那儿不催,我们就跟西凉再讨价还价一下,讨到下雪了,告诉他们明年再来。反正我们大周不会饿着俘虏,也不跟他掰扯那些口粮。”

主簿:……

口粮都不掰扯,那还讨价还价什么东西?

毛固安说完,自己也品出些怪来。

脸上微微发红,他忙找补道:“这叫‘抓大放小’。”

说完,留下主簿站在将军府外,毛固安快步往前走,一直走到城墙脚下,顺着台阶上去了。

城墙上的风更大。

大周旗帜被风吹得鼓起,守城的兵士们站得笔直。

毛固安看着这番景致,心情一下子就爽利极了。

真好啊。

他就现在这里守着,守到明年春天,京城那儿定然有个说法了。

当然也就清楚,与西凉的后续要如何决断了。

在那之前,就拖着吧。

毁盟这种行径,虽然也是古往今来常见的手段,但是,不好听。

皇太孙夺位、初登大宝,上来就毁盟,更是大忌。

如若要打底,那盟约还是不定为好。

一位传令兵从城墙下跑了上来,把一封信交到毛将军手中。

“飞门关送来的?”毛将军看了眼封口,下方盖了刘贲的印,他取出其中纸张,展了开来。

这上头的字迹,他很是陌生。

看了眼署名,“谢羽”这个名字,好像听过,又好像没听过。

再仔细看内容,毛将军的眼睛不由瞪得老大。

这是一篇讨伐祁阳颜氏的檄文。

毛固安一介武夫,不懂那些文人功底,但文字之间的磅礴力量,他还是感受到了。

他为上面写到的事情而震惊,也为了这文字里的号召力而振奋。

虽然,毛固安只答应了永宁侯不掺和夺位之争,他守他的西境,可是,随着西州城易主,随着永宁侯他们返京,毛固安的心一点点的,还是偏了。

偏到,他看到这篇檄文时,也想撸起袖子去冲锋了。

毛固安收起了信,道:“我先拿着,等下贴到城门口去。”

下了城楼,毛固安去寻了定国公老夫人。

老夫人与巧玉抵达西州城已经有些时日了。

刘贲使人护送他们,也与毛固安通了声气,让她们在西州城里可以安然住下。

她们日常在城中走动,感受这座城池里的生活气,也在很多人的口中听到了林宣的名字。

有一些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大周子民的老人,抹着眼泪说着,当年若非林宣病故,他们这些人早就能回到大周治下。

虽然余柏在任时,对城中大伙儿不错,但他毕竟是西凉人。

也有些以西凉百姓自居的,念叨着余柏的不容易,不愿意在周人手中讨生活,又无法离开故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