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7 三巨头(1 / 2)

加入书签

“东北那边,还要靠田大将军才行。”杨明的话,把赵平安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田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田大将军,是太皇太后的哥哥,已经六十多岁了,却是东北境的定海神针。田氏敢于凡事超然于外,就是仗着娘家给力。所以就算先帝不是她亲生,今上更与她关系不亲,她也地位高贵,无人敢怼。

除了,赵平安。

西南本是刘家的势力,就算多年来权势回京,颇为收敛,但那边终究有老臣部将,加之交趾本来就只是些小打小闹,没有大的战力,所以刘家给力,西南也不会有问题。

说起来,这是最好,也是最理智和最现实的安排,没毛病,但赵平安就是不舍加不安。

她知道这不是她应该有的态度,她现在首先是大江国的大长公主,要为皇侄保天下,要为皇兄守江山。其次,她才是个恋爱中的小女子。

这样婆婆妈妈,叽叽歪歪,磨磨唧唧,简直不是做大事的人。

可是理智如果那么容易战胜情感,那就不是真感情了。

所以,她犹豫了。

“大长公主以为如何?”这时,杨明却再追问。

“可否再议?”赵平安想了个缓冲的法子,“现在天花疫症虽然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毕竟还没有完全消除风险……”

“不能再议。”刘家旭却打断她,虽然无理,却也是真的焦急,“大长公主也说了,消息封锁到这个时候,已经实属不易。这就好比建坝拦洪,虽能一时,可若不疏通,毕竟不能总靠堵的。大长公主可能不知军情,先帝仙逝后,大夏本就蠢蠢欲动,只是他们内部有王爵之争,入冬天后西北又连番大雪,他们才暂时蛰伏了。可若东京城的大疫的事传过去,哪怕已经平息,他们也会借着大江虚弱之机生事的。”

赵平安点头。

她明白这一点,一场疫症下来,大江损失的不仅是巨额经济体量,还有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毕竟东京城是大江国的心脏,心脏病是大病,要好好修养一阵子才行呀。

而现在的大江国好比一座外表华美但内部已经烂掉屋粱屋柱的大厦,但凡有点外力,可能就这么轰一下塌掉了。所以若挡不住外敌,结局会如何,赵平安都不敢想。

刘家旭喘了一口气,继续道,“再者经勘测历法和天时的太史局测算,明年的春天会早达。所以只怕出了正月,冰雪一化,大夏的大军也会出动了。”

“大夏再度觊觎我大江,为什么之前没听朝臣们说起过?”赵平安皱眉问。

“是臣去枢密院公干时无意中发现的。”刘家旭又是愤怒,又是心虚。

毕竟枢密院他不能随意进出,居然还翻阅了文档。但,之前为了调动京城军士,枢密院的大佬们又只顾着争执却不做正事,后来还隔离起来,干脆不上衙了,他只能事急从权。

何况自从发现异常,他立即与穆远和杨明商量。目前的“三巨头”认真研究过,才向赵平安说明情况。

“军情虽是推断,却并非无的放矢。”穆远第一次接话。

他说得很慢,声音也轻,却给人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到底,枢密院的老大是他的亲生父亲,他这相当于背后捅刀了。

在古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道德层面远胜于正义。穆远能这样做,必定扛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后若说给旁人听的话,也只能被诟病。

再一次,赵平安感觉到穆远有多为难,更加心疼他了。

“军情重如山,一丝一毫的异动也不能放过。”他慢慢地道,像是解释自己的初衷。

赵平安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杨明见此,赶紧把话拉回来,“臣说句该杀头的僭越话,咱们大江国的朝政是该好好整一整了。官员们争权夺利,尸位素餐,于公事上各种懈怠。这样重要的军情报上来,枢密院下头的官员只是随便分个类,根本没标为重要公务,就这么扔在旧档里落灰了。”

他这话说得明白:枢密院管着大江国所有的武事、军事,每天公务繁忙,下面递上来的折子也特别的多,如果要大佬们件件亲力亲为,累死也是办不到的。所以工作程序是先由下级官员分类,再报给上级、研究,最后再发布相应的命令。

特别重要的事件还要东西二府相商,报给皇上圣裁。

当然了,现在龙椅上那个皇帝就是个摆设,一个吉祥物,根本不起作用。但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不然就是大罪。

可这份军情折子却并没有到达枢密院上级的手里,枢密使穆定之更是根本不知情!

这说明什么?说明是下面的人失职!穆定之没有贻误军情、国情的过错。

但无论如何,他律下不严,政务疏忽,至少一个管理不当的罪名是跑不掉的。大江党争严重,那些对头的人必定会抓着这个把柄穷追猛打,绝不放过。

在这种情况下,刘家旭还把实情对穆远提了,那是信任。

穆远还承担了这件事,那是责任。

而杨明呢,希望能轻描淡写的处理,是善意。

赵平安瞬间就听明白了,因此不多做纠结,只道,“大江国的沉疴由来以久,但事情每次只处理一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