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三十一章(2 / 3)
,再噼里啪啦地掉一地。 顺着方向望过去,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把制造得十分粗劣的玩具弩,面如土色地望着她。 她走了过去,那孩子的脸色越来越白。 “吓到将军,是我的不是,”熊孩子看起来很是紧张,还是端端正正行了个礼,“请将军勿要怪罪。” 她仔细打量了一圈,这孩子是士人出身的打扮,身后的帐篷马车也验证了这一点,虽然不是那种百十来骑前呼后拥的豪门,但也绝对不算寒门。 “这是什么东西?”她指了指他手中的那架弩。 于是熊孩子下意识的将它抱在了怀里,“路上无事,做着玩儿的。” “哦,”她说,“你那些同伙都跑开啦?就剩你一个人。” 他眨了眨眼,“什么同伙?” “若是没有其他人在,”她有点纳闷,“刚刚那一堆筷子同时飞出来是怎么回事?” 熊孩子看了她一会儿,很小心地,将怀里的那架弩拿出来,在她眼前晃晃。 “……你用这架弩,一连射出了一串的筷子?” 熊孩子点点头,“这弩校不得准,故而惊扰了将军。” “……这是你造的?”她机械地又重复了一遍。 然后这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就点了点头。 在汉朝的律令里,人人皆可佩剑佩弓,但无故不能藏甲藏弩,因为弓和剑这种东西要长年累月的训练之后才能有所作为,普通人拿一把剑自然也能上街搞搞破坏,吓坏路边小朋友,但很快就会被国家机器请去考察监狱,很难造成什么大的破坏。 但弩不一样,这东西不需要什么长期训练,只要练上几天,学会如何张弦装箭,手拉望山,瞄准目标,扳动悬刀,弩矢就飞出去了,几十号平民手持强.弩,也能搞一把偷袭,一个普通的县城就危险。 因此能造弩的作坊很少,工匠也很少。 但她眼前就有这么一个,不仅会造弩,而且还是连弩! 她应该套套近乎,刷刷这熊孩子的好感度,然后想方设法,拐回来给自己干活。 首先是……造这东西的目的是啥? “你造这个做什么用啊?”她和蔼地问,“防范贼人吗?” 熊孩子的眼皮垂了一下,整个人看起来有点不开心,但还是据实以告。 “我年纪尚幼,拉不动弓,又怕路上粮食不足,才想要造一把弩,打些猎物来。” 她翻来覆去地查看这把弩,很有点爱不释手,熊孩子也不吭声,但眼睛一直盯在那把弩上,很显然是怕她抢走了去。 “要不你留在我们营中,我帮你打猎物吧?”她问,“你还有什么家人——” 那孩子的目光便忽然看向她的身后,声音里也终于透出一股如释重负来。 “叔父——!” ……她好像被当成拐带孩子的坏人了,至少那位三十余岁的文士的警惕目光是这样说的。 这一家子是琅琊人,复姓诸葛,叔父单名玄,准备带着自己的侄子侄女南下去投奔刘表,途中正好与他们同路,便一起南下了一段。 聊起战事,文士的脸上也满是悲苦,于是她随口便劝了几句。 “先生为什么不多留一刻呢?背土离乡岂是易事?”她说,“除了我军之外,田青州亦有援军将至,岂会不敌曹操的暴兵?” “纵使今岁能击退曹兵,明岁又如何?将军兴义师来援徐州,足见高义,但青州之北亦有袁绍在侧,岂能时时照拂?”文士摇了摇头,“感念将军恩德,但……” ……说得也对。跟曹操比起来,陶谦简直软萌,被打一次就抱头蹲防一次,除了喊援兵之外什么都做不到。这样的诸侯,的确让人没办法对他有信心。 但听到他们这样说话,那个男孩左右看看,也跟着很郑重地行了一礼。 “将军不是徐州人,却愿意远道而来,施以援手,此恩永不能忘。”他一本正经地问,“请问将军是谁的麾下?” “我家主公姓刘,刘备,刘玄德。”她笑了一笑,“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诸葛,名亮,”他十分郑重地说道,“小子年幼,尚……” ……她大脑反应得有点慢,但她还是坚持着重新打量了这孩子一番。 这孩子生得很俊秀,虽然这几日在外面待的时间有点长,因此皮肤略晒黑了一点,但看起来还是神清骨秀,君子端方…… ……不,怎么看都是个十二三岁的小猴子。 ……刘备诸葛亮不是一辈儿的吗?为什么会差了二十岁啊?! ……她能给他绑了拎回去当军师吗?!这算不算违法使用童工啊?! 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在她脑子里搅在一起,但她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把槽吐出来。 “小郎君如此聪慧,将来必为伟器。”她很客气地对诸葛玄说道,“我与二位一见如故,若将来有什么难处,来刘玄德帐下寻我便是,若有差遣,必不敢辞。” 可能是她太客气了,以至于临分别时诸葛亮没忍住,给她喊住了。 “陆将军,”他跑了过来,仰起头看着她,将那架玩具连弩递到它面前,“将军若是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