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第五十三章(1 / 3)

加入书签

郯城下第一场雪时, 曹宏收到了这封信。
他是个丹杨没落豪强出身,字认的不多,但那封信措辞浅显直白, 也并不需要他有多高深的文字造诣。更何况除信之外, 还有那样明晃晃, 金灿灿的马蹄金放在那里。
哪怕他一个字都不认得,他也完全理会了这位广陵徐公的意思。
“你来得正好,”他这么对徐檀说, “陶使君同我等亲近之人已提过数次身后事了。”
徐檀毕竟还是年轻, 一瞬间腰背都绷紧了, “陶徐州如何说?”
曹宏很想卖个关子, 但他看了一眼那匣马蹄金, 还有旁边绚烂如云的锦缎,决定做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人。
毕竟这么重要的事, 广陵士族第一时间能想到他,曹宏心中很有些自得,因此也要卖弄一下自己的手段和情报。
“陶使君说……”他顿了一顿,“这徐州, 的确是要交予刘备的。”
徐檀的瞳孔一瞬间缩紧了。
“那织席贩履之徒,究竟有何能耐?”
“他能抵挡曹兵, 如何不算能耐?”曹宏说, “不瞒郎君,除却下邳陈氏, 连糜家也隐隐有了推举刘备的意向哪。”
糜家比不得那般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 但也是僮客万人, 赀产钜亿, 因此家主糜竺被陶谦征辟为徐州别驾, 是极其重要的一位人物。
他这样说来,徐檀便明白了。
这位年轻公子虽然老谋深算之处比不上其父,但心思活络,观其神色,便笑了起来。
“这半年来,刘备于小沛养精蓄锐,招兵买马,麾下步卒想来也该过万了吧。”徐檀悠悠地说道,“若陶家的年轻郎君不能子继父职,将军英雄,也就罢了,那些丹杨老兵又当何去何从呢?”
这话说得不紧不慢,曹宏听了却忍不住皱起眉头,浑身很不自在。
他与曹豹能在徐州置下家业,并非靠着勇武过人,而是因为陶谦便是丹杨人,自然信任丹杨兵,也信任他们这等丹杨豪强。
但刘备是北地武人,出身幽冀,他凭什么信任丹杨人?刘备手下又有关张陆那等猛将,他又凭什么要重用丹杨人?
丹杨兵早就被刘备收于麾下,交由关张操练,曹豹每日除却点卯,随刘备清谈之外,并无事做。这还是与刘备有过并肩作战的情分,换作他曹宏,难道刘备能更高看一眼吗?
徐檀又看了一眼这个皮肤黝黑的胖子,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若是那些丹杨老兵去求陶使君,”他说,“使君说不定会听一听吧?”
床帐内的陶谦便是这样被哭声吵醒的。
他已经卧床数月,近来水米用得越来越少,只用些姬妾们精心熬制的羹汤,剩下的余力都用在服药上了。但现下连药汤他也进得越来越吃力,因而那位雄踞徐州的诸侯很快变成了皮包骨般的佝偻老人。
因此当他在睡梦中听到哭声时,一瞬间有些恍惚,以为他已经走完了这疲惫的最后一段路,可以安宁而惬意地享用过血食与祭祀后,回到古老而幽暗的国度去。
但他慢慢分辨出那些哭声并不来自他的儿子与姬妾,而是来自一群丹杨口音的老兵,他们在院中呜呜地哭泣,像妇人一样哭泣,哭得声泪俱下,寸断肝肠。
——原来他并未获得自由,而是仍然被困在这一具老迈而虚弱的躯壳内。陶谦那一瞬间的心绪变得烦躁而纷乱,他几乎想要拿起手边的什么东西,用力摔出去。
但这位老人最后只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床帐外的婢女听到了这一声叹息,立刻将帐子掀起一条缝,“主君醒了?”
天气寒冷,病人又十分体虚,任炭盆烧得有多热,他难以汲取多少热量,现下帐子掀开,陶谦顿时感到寒风扑面,忍不住咳嗽起来。
“谁在外面?”
两名婢女轻手轻脚地将帘帐卷起,又为他端来了炉子上始终温着的鸡汤,“是曹将军。”
这个回答并不令陶谦感到意外,除了那几名丹杨武将外,本来也没有别人会拉来这群老兵在外作态。但这仍然令陶谦皱眉,“令他进来。”
“我非为我自己哭,也非为使君哭,”曹宏这样说道,“我是为公子哭,为徐州哭!”
陶谦一边看着婢女用羹匙轻轻舀起一勺鸡汤,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为什么要为公子哭?”
“公子天资聪颖,心地仁厚,又是众望所归,为何不能统领徐州?”曹宏说道,“公子是您的儿子啊!”
“正因为他是我的儿子,”陶谦慢慢地喝下半勺鸡汤,“所以我不会将徐州交予他。”
虽然陶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这样的话语真真切切落在曹宏耳中时,他还是失态了。
“使君此举是为何呀!”他嚷道,“以公子的人望,若使君将徐州交予刘备,难道刘备能容下公子吗?!”
陶谦听了这话很想笑,而且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笑。如果是旁人说出这样的话,以陶谦的心高气傲,是吝于多瞥一眼的,但曹宏不同。
这是领了许多乡勇私兵,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投奔他的人,虽然贪婪而愚蠢,但这是他的同乡,是他的自己人,何况听到院中那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