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盛唐风华(76)三合一(5 / 6)
飞来了,院子里密密麻麻的落了那么些个雀儿啄食着谷子。 这顽童又喊着,“再撒些,扬起来,往远些撒!” 好些仆从一人一把谷子,朝雀儿中间扔。雀儿先是吓的扑腾腾的飞,见无危险,便又回来了。 顽童又喊,“再撒——” 于是,雀儿又飞走,又落下。 如此再三之后,雀儿越来越多了,再撒谷子,听到动静不动反而站在原地等着。 可就在这时,就听见这顽童喊了一声,“撒网!” 哗啦啦的,一张网子从天而降,一院子的雀儿一网打尽! 大和尚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就见这孩子一脸纯然的笑,还朝这边招手,“阿耶——阿娘——儿抓住雀儿了!” 四爷招手叫他过来,“抓这么些雀儿干什么?” “叫人送到城外的粥棚去,熬了就能吃到肉了!不吃肉没力气!” 大和尚就问说,“拿谷子去熬粥,不一样?” “那不是谷子,那是谷糠!”小顽童回了他一句,而后得意洋洋的看阿娘,摇头晃脑的,“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可对?” 对! 大和尚便笑,夸道:“将门之后,果然非同凡响。”说着就跟四爷商议,“国公爷,老衲正缺一弟子……” 不是出家,就是单纯的想教。 四爷欣然允诺,“可!改日备上厚礼,带小儿拜师。” 林雨桐也点头,这大和尚也是出身将门,且精通兵法和儒家经典,教孩子自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此人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孩子的认知只有前瞻性还不行,从教养开始就得踏实起来。 泽生有点好动,并不是一个能安静下来的性子。夜里好容易安生的睡下了,宋献来了。 林雨桐起身去了外间,“长安城里……如何了?” 宋献噗通一声跪下,“殿下,有消息说,东宫官员韦承庆上书劝谏太子,说太子不该养赵道生为男宠,更不该如此好声色,赐予赵道生颇多的钱财。” 林雨桐面色一变,“那个之前传言与太子有瓜葛的奴仆赵道生……还活着?” 是!还活着。 林雨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李贤啊李贤,怎生那般托大!这样的人不想法子弄死以绝后患,留着做什么呢?你这次的事跟李弘上次的流言不同!上次李弘心知是武后所为,以流言破流言,流言不用管也就消散了。他当时保住玉桥,是在不想当太子的前提下!你呢?人家造谣不造谣其他人,为何是这个赵道生呢? 她急忙问:“然后呢?” “而后……不知道是谁揭发……说是太子谋逆,在东宫中藏着数百具铠甲。经查,东宫的马厩里,确实是藏着数百具铠甲!” 林雨桐呵笑一声,“不知道谁揭发的就去查东宫?谁下的旨意?” “天后!”宋献的声音都有点发抖了,“天后派人派禁卫前去,在马厩中搜出铠甲!” 林雨桐看四爷:“荒谬不?”东宫那地方,并不在大明宫里面。大明宫是后来修建的!原因呢,是因为早前的太极宫地势比较低,一下雨吧,这地方就潮!长安的夏天,热上来也挺热的。不透风还潮,太极宫就如同一个蒸笼,特别不舒服。李世民呢,能出宫避暑。可是李渊不乐意跟着李世民跑,那就只能留在太极宫。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道,就在长安城四四方方的城墙之外,另外划了一片,修建了大明宫。 对的!长安城本来是极其标准的正方形。太极宫在北边的正中心,太极宫的东边是东宫,西边是掖庭宫。这三个大型宫殿群平行,正前面是皇城。这是一个整体!后来太极宫修建好了之后,李治和武后就搬到了大明宫。大明宫的位置其实是在北边的城墙之外。压根就不挨着! 从东宫要去大明宫,要么,出东宫的大门,然后拐出来,从自家的府门前过,穿过永昌坊和光宅坊与东宫外墙的夹道大街,从大明宫的正门进去。要么,就出出东宫的后门,从智德门入西内苑。可西内苑不是跟大明宫一体,他们中间也有夹道,得从西内苑出去,从大明宫的右银台门进去。 所以,桐桐进宫是比太子进宫更近便的。 这一重重街道一重重大门,从东宫开始造反呀?可行吗? 再说那马厩放铠甲,东宫那地方,马厩能有多大?而且,马厩这地方吧,他是个半公共的区域。属官也用,侍卫也用。这么一个地方,放了数百的铠甲。 李贤疯了? 其一,这样的地形,数百人的装备数百人的亲信力量去造反的成功概率,并不比李贤单独见李治的时候,一把掐死李治进而即位的概率更高。 其二,公共地方摆造反道具,他脑袋进浆糊了? 其三,东宫有自己的禁军,这些人用起来不行吗?干嘛弄数百铠甲? 这就是一个很糙很糙的局!说李贤谋反,这还是构陷。 谁干的? 四爷叫宋献先出去,而后跟桐桐说里面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韦承庆,他的父亲韦思谦,乃是武后时期的宰相。” 林雨桐愣住了,愕然的看向四爷。 四爷又道,“韦承庆的弟弟韦嗣立,亦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