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字不改(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这个‘免责’方案。

在座的人都觉得挺正常的。

毕竟别人怎么可能为今后的伤人事件负责。

问完这个问题。

那个记者也没有再问。

他们今天来这的目的最重要的并不是‘排雷车’,而是见一见这个‘传奇般’的零,要知道,在那之前,零的一张照片在黑市的价格都挂到了上百万美元。

因为零的果酒得罪的人都太有钱了。

各个杀手组织和那些产业链上的大佬都想知道零长什么样,这单‘悬赏’至今都还挂着,因为零不仅杀人,还断了他们的未来。

一个个恨得牙痒痒。

为此向各个情报组织开出了大价钱,杀不了零,给前任老大烧一张照片也当报仇了,呵呵,虽然可笑,但是相比再次被死亡,怂一点。。。活得长。

可惜。

零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公众场合,领地又限制出入,没有通行证根本进不来,相机都是不让随便带进来的,因此至今没有人能搞到零的照片。

相比‘排雷车’,今天能能见到零,拿到他的照片,虽然现在肯定换不到钱了,但是也算满足了他们心里盘旋已久的疑惑,这就够了。

所以记者们都没有什么尖锐问题。

于是。

其他几个记者又问了几个小问题后。

这场发布会便结束了,不过虽然发布会结束,但是媒体记者们的工作还没结束,他们已经受邀,对缅亚经济特区进行一番系列报道和参观。

甚至有资格参观果酒生产的工厂。

这对他们来说才是天大的新闻。

排雷?

你们和各国慢慢谈吧。

果酒现在才是头条的保障,才是关注度。

这就是唐青的打算,通过一些记者们感兴趣的信息‘收买’他们,换取更多的曝光和关注,提高缅亚经济特区的形象。

甚至有关的纪录片拍摄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

记者兴高采烈的走后。

零也走了。

各国的代表被战士邀请到旁边的服务中心的一个会议室内。

长长的椭圆会议桌。

那个战士坐在了主位上。

底下人没有说话,都等着战士开口,因为到现在为止,战士对服务的具体内容都还没说,至于刚才说的,都是些肤浅的东西罢了。

全部坐下后。

正式的合作谈判开始。

战士的声音响起:“再次欢迎各位来到新安镇这个美丽的地方,我知道大家现在有至少三点疑问,我先做一点简单解释。

第一,我们排雷车的真实性,这个问题我可以保证,视频不是作假,我想你们可以向仰光那边求证,我要说的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我们的所有介绍都是可信的。

第二,有关一百美元的价格,这是不变的,你们从别处可能了解到我们同意使用资源作为支付手段。

但是也有限制,毕竟相比现金,资源的变现能力很弱,运输也麻烦,各种成本高,价格变数多。

因此如果是使用自然资源,我们只接受黄金、白银、铁、铜、。。。等十三种金属矿物矿藏,以及玉米、大豆、小麦。。。等六种农产品,具体价格看情况而定,至少保证运抵到我们这边的成本不会高于排雷服务的价格。

第三,就是我们的排雷设备的数量,目前由于技术问题,加上市场应用并不广泛,我们的设备数量只有二十台,每小时排雷的平均效率在两百枚左右。

若在密集的空旷区,可以达到三百到三百五十枚。短时间内设备数量无法再增加。服务方式是按照订单顺序,为了相对公平,你们每个国家可以在一到三台之间选择,每台的基础服务费五十万美元,这个费用不会退,且必须用美元支付。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三个问题。

基本解释了在座各位的大部分疑惑。

总的来说他们很满意,钱不一定有,但是东西就多了,一百美元,他们真的很想还价,但是那是在能找到替代品的前提下,对于垄断产品。

议价权?

不存在的。

那是掌握在产品的主人手中的神圣权利。

他们多希望有人跳出来说也研究出了这种东西,可惜,事情发生太快了,就算有人想浑水摸鱼,也是没有时间去操作,而且二十辆的设备数量,让他们很是紧张。

视频里那种情况他们也知道是雷太密集,又是平原,才能达到那种清除速度,要是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一百枚都勉强。

总共二十台。

那么平均每天工作十小时,那就是每天排雷四万枚。

就算倒班的话,扣除维护和交通时间,算作八万枚每天的话,这二十台设备每个月的排雷数量就是两百四十万枚,一年就是将近三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

不过两到三年时间。

全球非战区的雷都会被清理干净。

这个答案在做的人很震撼,虽然曾经算过,但是这结果依旧震撼,这可是困扰了他们国家几十年的东西,好像一下就没什么威胁了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