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巨树(1 / 2)

加入书签

赵潇湘驾驭着至圣之舟,一路向上,不断跃迁着维度,而从她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的一整个联邦的疆土,并非一个平面的图案,而是一颗立体的“树”。

一眼看去,简直就像是,传说故事里的世界树一样。

这亦是文明之路不断向上发展后的一点变化,有些类似于古老的地仙之道。

所谓地仙,先造福地,再铸洞天,辟地开天,自成一界,不过这一界,依然只是维度之内的变化,一切物质、能量、信息,都是取自维度之内,和赵成凭空衍化多元,跳脱出去,自开维度,有着本质的差距。

当然,这并不改这条路的强大。

就在“道”之内,地仙之道,已经是最上乘的路线了,其祖师,便是地皇,一个永恒者。

至于跳脱出去自开维度,这种事情,赵成真正的凝聚超维道果之前,也只完成了一半,至于剩下的一半,在他凝聚超维道果之后,却是已经没有必要了。

自开维度只是证超维的过程之一,而不是最终结果。

至于文明之路,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同一個维度之下,本就有着许多的交叠之处。

如今这文明疆土所凝聚出来的“巨树”,在文明路线里,称之为“基石”,亦或者“王国”,乃是文明之根基,亦是文明之权柄的具现化。

其既是保护文明脱离灾难的“诺亚方舟”,亦是文明最强大的“利剑”!

而在一整个巨树的结构之中,从巨树的角度看去,其中有着重重叠叠的时空宇宙次元,但若是进入巨树之中,却又会发现,整个世界,是一个平面。

所有的生命,都生活在同一片大地上。

而在巨树之中,文明的规则,要高过天地的法则,但同时,一切也都在道之下。

文明虽高,但终究高不过维度。

若说生命是维度的闪光,那文明,便是光芒组成的河流,只是饶是如此,这河流终究要依附于维度,不可能凭空流淌。

这个时候,若是把视角再拉高一些,便会发现,天地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象”,或是巨树,或是石头,或是方块,或是尖锥,或是圆球……

所有的物象,尽数释放着光芒,只是多和少的区别,纯粹和繁杂的区别。

无数物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浩瀚的多元文明图景。

这样的情景,赵潇湘已经看到了很多次了,但哪怕是现在看到,依然是会感叹其中的波澜壮阔。

而这样的盛景,怕是也只有曾经帝成的帝朝,可以将之超越。

除此之外,不管是往前,还是往后,如此便是唯一了。

毕竟,自帝成时代之后的很长一段岁月,诸圣都很忌惮文明之路。

而也因为他们的忌惮,哪怕他们并未实质性的动手,扼杀文明种子,但他们的体量太强大了,哪怕只是心中的一点念头,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扭曲力,使得多元宇宙,本能的开始阻止文明发展壮大。

越是辉煌的文明,就越是容易在最巅峰的时候,遭遇各种各样的灾难。

而现在,文明于诸圣有用,诸圣也想在其中寻找出路,是以文明的发展,也陡然变得顺利,越是辉煌的文明,就越是容易得到各种助力,乃至是天助……

这便是诸圣的伟力。

别看在之前的道果之争里,当争斗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就算是参悟东西最多最深的血圣,也沦落到连杂兵都不如的境地,有资格被赵成秒杀的杂兵,都已经有半尊级别的战力。

但那终究是属于极其少见的情况。

就眼下,哪怕是不朽者,他们的体量,也是辐射无数时空世界,扭曲万道,心中但凡有所想,都会对多元宇宙,造成真实的干涉。

其实,圣人这个名号,远远描述不了诸圣的强大,只是单纯的,在联邦的许多古老文化里,圣人最高罢了。

要真算起来,诸圣其实没有一个是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圣人。

而在不同的文明,对于诸圣的称呼,也都会根据本土文化的不同,有所差异。

圣人,其实也不是一个境界,而是一种距离。

一种,在联邦的文化里,因为差距太大,一者比之另一者,如同蝼蚁之后,所衍生出来的符号。

不成圣,终成蝼蚁。

不过,这样的景象,赵潇湘也没有看多久,以至圣之舟的速度,哪怕只是迸发一丝威能,也足以在刹那间,跨越重重的维度之限。

诸圣的道场,并不在真实的时空,而是在维度的边缘所开辟。

理论上,这里离“道”最远,并不适合悟道,离道最近的地方,是最初时空的中心,那里也是道的中心。

但诸圣所追求的,已经不是领悟几许道的精意了,而是要看到“道”的全貌,去描绘,维度的真实,亮相对印,去把握自身的真实。

这种情况下,离道越远,反而越容易看到道的全貌。

而维度边缘,诸圣的道场,在人世间,也有许多不同的称呼,诸如大道源地、真理之乡、永恒净土……

对于许多强者而言,这样一个地方,笼罩着无尽的神秘色彩。

甚至许多强者,都宁愿付出巨大的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