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 章(2 / 3)

加入书签

愿意,急了:“那换一半。”

肉贩捡起竹条绑着的肉啪的一下扔上车,指着木桶里的鱼招呼道:“拿两条,正好给我老丈人送一条。”

“多的……”

“多了不要。”

陶青鱼跟那春雨落下后地里的小苗似的,呼哧一下颤抖着叶片挺直了身子。

他笑得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面上说着:“那可使不得。”

“得了吧,你我还不知道。”

“嘿嘿,谢谢叔。”陶青鱼撩起袖子扣住鱼鳃一提,稻草穿过鱼嘴,欢欢喜喜递过去。

肉贩手一抓,道:“行了,早回吧。”

陶青鱼笑着摆摆手,将车绳往肩膀上一套,转个方向改拉着车走。

肉价贵,鸣水县能常吃上肉的人家不多。

鱼价虽也不便宜,但比肉价要低上一半多。

两条鱼换三斤肉,细算起来他也不亏。且剩一条鱼今晚还能加餐。

今日算是没白忙活。

*

临城门外有条小河,陶青鱼先将车拉去河边,将木桶里多的水倒了。

木板车立马轻下来,陶青鱼回家的脚步都快了。

县里回乡里要走小一个时辰。

陶青鱼吸了一口冷气,闷头赶路。

走走停停,闲来无事,便由得思绪乱飞。

说起来,他原是叫陶青渝。可上辈子生病早早没了。

应是过奈何桥的时候孟婆给他的汤掺了水,所以小时候断断续续能想起上辈子的事儿。

幼时他不懂,常拿这些事儿去问他爹。搞得他家里人以为他撞邪了,带着他去找了好几次神婆。

神婆有用没用另说,但找一次要花一次的银子。

家里人虽不说,但从小跟爹一起卖鱼的陶青鱼是头一个心疼银子。

所以即便后头再有记忆闪过,他也不说了。

等到长大,也自然而然明白了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儿。

唯一令他偶有错乱的是:这地儿不是记忆中的那些历史上存在的朝代,人也有男人、女人和哥儿之分。哥儿与男人没什么不同,但就是能生崽子。

偏偏陶青鱼自己是个哥儿,这就有些难言了。

生理上的事情他改变不了。

无法,他只能讲究两字——

随缘。

随着随着,就随到了十八。

*

一个时辰后。

陶青鱼晃晃悠悠走到了自家村外。

踏入村口前,他看了一眼藏好的肉。然后手臂用力,膝盖弯曲,抵着车慢慢下村前的长坡。

过长坡,左拐入村。便陶家所在的宝泉村。

村子西边高,东边低。里边有秦、陶两大姓。

过村口大路,左边是连片的梯田。田下更远处是平整的地块。冬日来,田里蓄积了冬水,里面全是鸭子走出来的脚印。

冬日的鸭子肥硕,红烧跟清炖一定都好吃。

往里走,人家就渐渐多了起来。

冬日歇地,除了种点油菜,也没多少活儿。

村里三五人聚在一起,那些媳妇夫郎手里做着针线活儿补贴家用,嘴上还唠嗑着。

这时候但凡村路上有个人,都能被纳入话中。

村中养鱼的就陶青鱼家,拖着车也招人眼。

陶青鱼却不得不从人家面前过,只打了招呼就加快脚步。

更往里,过了晒谷场,脚下一拐往小路走不远就是自家。

“爹!小爹爹,我回来了!”

没等踏入家门口,院里跑出来个六七岁的男孩。

“青嘉。”

陶青嘉连忙抱住陶青鱼的长腿,小声且快速道:“大哥哥,家里又来媒人了。你快跑啊!”

陶青鱼一听,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脚步往后一撤。

“鱼哥儿回来了。”不容他跑,陶青鱼的小爹爹方雾一把抓住他的手,双眼含笑,“快去收拾收拾。”

陶青鱼艰难扯了扯嘴角。

“阿爹,我不是说……”

“相公!出来帮忙。”

陶青鱼看他小爹爹风风火火来拉车,使了半天劲儿也没拉动几分。无奈拉开他自己上。

车进院子里,陶青鱼被自家亲爹推去自己屋。

他将门一关,转头见二叔家的陶青嘉跟三叔家的两个五岁的双胞胎也跟了进来,齐齐趴在床边。

三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他。

“不是叫你们提前告诉我吗?”陶青鱼脚下勾过小凳子坐下。

“我在外面等了,大哥哥好久不回。不信你问青芽、青苗。”陶青嘉缺了门牙,说话漏风。

两双胞胎默契地点点小脑袋。

陶青鱼手撑着脸,眼里幽光闪烁。他侧头问:“媒婆说的哪家?怎么说的?”

陶青嘉眨巴眼,有模有样地重复大人的话:“二里村的,家里只他一个男丁。年纪大了点,二十五了。”

陶青芽:“人老实。”

陶青苗:“体格好。”

“那不就是人傻又胖。”

陶青嘉:“姓万,大哥哥你知道不?”

陶青鱼:“倒是没听说过。”

“听说过什么,鱼哥儿,还不快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