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5章 要被挖空了(1 / 2)

加入书签

第395章 要被挖空了

特伟的动画作品坚持走民族化道路,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故事进行创作和改编。

所以他不能理解,杨叶为什么想要改编一个西方的故事,尽管这是一个举世皆知的经典作品。

杨叶解释道:“香港和内地不一样,我们的电影公司都是私营的,自负盈亏,没有国家财政给我们兜底。

所以我们在制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它的商业价值,不能随着自己的喜好来。

美影厂在制作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它的艺术价值,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不可取的。

比如美影厂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短片,完全不会考虑电影的时长,如何盈利。

但我们需要制作能够上院线的动画长片,因为我们要靠电影票房回收成本。

而且,香港的市场太小,根本就支撑不了动作电影的制作,想要盈利,必须向海外开拓。

这是我们的动画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个作品,所以我倾向于选择全球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

剥去其轻松的喜剧元素,脱去其音乐剧的热闹外衣,它的内核是一个古老而严肃的主线故事。

所以杨叶决定选择一个比较严肃的作品。

其实杨叶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是大费了一番思量的。

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正常来说,杨叶最应该选择符合他本人的特色,又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的作品。

其实动画片的领域很大,我们大可以放眼世界,到处去汲取养料,而不是局限于中国一地。”

很多孩子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看哭。

迪士尼去全球寻找灵感,制作出无数经典,无论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大获成功。

因为杨叶在迁就特伟和美影厂的人才,他们是刚从内地过来的,从观念上,他们很难接受那种毫无底线的无厘头搞笑。

中国动画片翻来覆去就是西游封神白蛇传,各种民间传说,没完没了的薅。

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可以说是迪士尼史上最严肃的作品。

至于《功夫熊猫》,薅肯定是要薅的,等这帮人先适应了香港的环境再说。

1989至1999的十年,是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迪士尼不仅走出了之前的票房阴霾,更重要的是复兴了迪士尼本人对动画长片的理解:

无论如何,《狮子王》是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理念和风格上也更适合这帮刚刚从美影厂出来的人。

那就是……《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应当同样适合成年人欣赏。

杨叶的最后一句话,算是给未来的青鸟动画定了个调。

当时的评论也指出这部电影……过于残酷而不适合小朋友观看。

而且杨叶的剧本确实很好,每个角色都非常鲜活。

当然了,杨叶的意思是:老是薅中国的没意思,老子要薅遍全世界!

杨叶的话很真诚,特伟听后表示了理解。

……

既然决定了,那就开始干。

第一步是组建团队,导演自然是特伟亲自担任。

然后以美影厂的青年才俊为骨干,开始招募画师。

画师嘛,香港的漫画行业的人才都可以担任,另外还可以招募美术毕业生。

主打一个字:挖。

从“玉郎国际”那里挖!

然后把故事大纲画出来,做一个简易的故事绘画板,让所有画师们深度了解这个故事

然后分工,每个画师负责一部分角色和场景,开始制作。

手绘动画没什么捷径可言,就一个字:熬!

一帧一帧,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绘制,整个周期要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为了贴近真实,杨叶让他们去非洲大草原,去乞力马扎罗山实地考察,体验生活。

还安排他们去动物园看斑马,看长颈鹿,以使他们画出来的动物神形兼备。

杨叶说道:“如有必要的话,我们甚至请几头真狮子到工作室来,以方便大家观察。”

杨叶的魄力让特伟等人大受感染,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他们来到香港,原本就想着大展身手的,老板又如此支持,那自然就……

放手一搏!

……

黄玉郎准备放手一搏!

只要玉郎国际能够成功上市,那他就鱼跃龙门,一飞冲天,正式跻身香港的资本圈了。

没想到却出现了大麻烦,这节骨眼上,公司的员工忽然不断离职。

黄玉郎一打听,居然是上官小宝干的。

香港的漫画圈子就这么大,除了他的“玉林军”,就是“上官家族”了。

双方对彼此的底细都是门清,上官小宝挖起人来,那叫一个狠,全踏马逮着关键人才挖。

如今港片如火如荼,谁都眼红,黄玉郎有钱之后,也开了一家玉郎影业,一头扎进港片的浪潮之中。

他这边忙着拍电影呢,那头上官小宝就挥着锄头一顿挖,挖得玉郎国际差点运转不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