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惑(1 / 2)
文先生右侧的人估计是文先生的书童,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搀扶着文先生。而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群年纪颇长,都一副学着打扮的人。
众人一起上了味仙居中央的戏台子。怀思王恭恭敬敬的虚扶着文先生,坐到了台子中央,面相台下一众人的书案前坐下。
文先生笑着冲怀思王点了点头。等文先生坐下后,怀思王躬身施礼才做到了文先生左手边的斜对面的位子上。这位子既可以看到台下的一众人,又能看到文先生。
跟着怀思王和文先生一起来的学者模样打扮的人们,也像文先生一般面向众人坐下。等怀思王让众人免礼后,楼上楼下一众人又重新落座。
这大堂中的一众生源学子都颇为激动。等一落座后,忍不住小声的议论了起来。今天来的竟然不止文先生,还有国子监中的几位先生。他们那些虽然的了功名,却没有进入国子监的学子又如何能不激动。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如果可以,一定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讨教一二。如果能留下好的印象,也许会有机会被举荐进去国子监也说不定呢。
当众人都落座后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上台来,冲着楼上楼下的人们朗声说道:“诸位学子考生,翌年就要进行春闱。我家主子怀思王近来常与常人相交。感怀民间也有大能。朝廷重用不应只局限于国子监內。”
“遂说服陛下,应让一般学子考生也有机会向国子监的先生讨教。使一般学子开阔眼界,拓展思想。使朝廷翌年的春闱可以更好的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所以特此举办这聚贤会,请当朝大儒文先生与国子监众先生一同与众学子讲经论学。也请众位学子畅所欲言不拘小节。”
这管事说完后抱拳躬身行礼,便退到怀思王一侧站定。台下的一众人听到管事的话,都小声地议论着。他们颇为激动,但是因为怀斯王与文先生,又都纷纷有些胆怯,并没有人立刻站出来提问。
而苏婉秋心中有些诧异。前一世她并不太了解这个怀思王。只是在知道邵之岐的本性后,她以为能与邵之岐关系亲密的人。性格多少应该与邵之岐奇有些相近的。可是听这管事的话,会让人觉得,这怀思王应该是个以国家社稷为重,心胸宽广之人。
这让苏婉秋忍不住皱了皱眉,这是怀思王想要招揽人手的手段,还是这是他的本心?可是如果只是伪装的话,定不能长久。不过想想城外的纹来钱庄。她并不觉得怀斯王是有一个如此心胸之人。
戏台上管事站定后怀思王也站起身来。冲台下的一众学子生源说着鼓励的话,希望大家可以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此时二楼的隔断内,白锦行站起身来,冲着戏台上躬身行礼开口道:“学生白瑾行心中有一事一直不明想向老师询问。”
大堂中的众人一起抬头看向白瑾行。文先生也捋着胡子,笑呵呵地看着白瑾行道:“瑾行,但说无妨。”
白瑾行再次公身行礼后说道:“学生看古传。有魏公行刺失手避走,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庄。故人不在,其子备礼。魏公自已身负他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数人而去。”
“魏公再遇故人。虽知经年缪杀,恐其复,遂杀之。曰:吾宁负人,人毋负吾。后世有辩称乃古传误人。实则魏公痛心不已厚待故人。或曰古传实乃污魏公名也。实乃居古人宅,贼至,欲擒魏公遂诛之。”
“但是学生想了想。不管这件事真假。如果是学生的话,遇到古传中魏公所遇之事,竟一时不知如何抉择。如果不杀,万一真的想拿自己换奖赏该如何?杀了发现杀错了学生自认过不去内心中那道坎该如何?一时间竟颇难自处。还请老师解惑。”
文先生捋须一笑道:“哈哈,瑾行切坐。汝一向聪慧,只是为设身处地而已。勿纠结于此。魏公乃处乱世,又欲成大事,故需多加警醒。存有疑,确不得考证,又危及性命时,此乃非常手段。虽古传存疑,非不可为之。”
“然吾众,生于太平,未逢乱世。若遇此事,行此法,却显不妥。今世如遇此事应耐心求证,不可操之过急。如已犯错,亦应负荆请罪,而非将错就错。但如已心存疑之,就应及时避走。此乃最佳,而非顶风而上。”
“如无可避,应提前想好诸多对策。而非临时起意,杀之而后快。或悔恨终生。”
听完文先生的话,白瑾行握紧了双手,看了一眼端坐于一楼大堂中的白瑾言后站起身来,冲文先生。躬身行礼一揖到底道:“先生谬赞,谢先生教诲。学生瑾行铭记于心。”
坐在角落的苏婉秋却看到了白瑾行的那一眼,心中一时有些玩味。莫非自己的猜测是真的?当初白崇明故意远走他乡,故意利用白瑾言母子,将自己的把柄与污点送于陛下手中。以此来换的白氏一族锦绣前程。
如果真是如此那这白家人不可能不知。这白崇明与这白氏一族也不过是道貌岸然而已。今日白瑾行在此提出心中此惑。许是今日看到白瑾言在此,心中一时愧疚,又见无人提问为撑自己老师颜面所以一时冲动说了出来。
苏婉秋扭头看向一旁的无生笑着说:“这白氏一族还真是道貌岸然。自己拿别人挡了枪,换了前程,还想留个好名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