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夜奔(1 / 2)

加入书签

上巳过后,一切都收拾妥当,贺令姜与贺诗人便准备出发。

除却贺相山外,贺家旁的人并不知他们此行的目的,只以为四下游历,长长见识便是。

且贺令姜也说了,这番出行也不会太久,也便三个月左右就归来了。

贺云嘉拉着贺令姜的手,依依不舍地叮嘱她:“令姜,若是遇着什么趣事奇闻,你可要记得写信告诉我。”

“好,知道了,六姐放心便是。”贺令姜浅笑着拍拍她的手。

等到与贺云嘉贺云楚两个话别完,贺令姜才敛身朝着贺相山与宋氏郑重行了一礼:“阿爷,母亲,令姜在此辞别了。”

宋氏虽则先前还在私下抱怨,管不动这個女儿,但都到了此时,也只得任她去了,好歹这么多年,她也从未惹过什么乱子,且近来行事也愈发稳重。

她语中满是苦口婆心:“令姜,此番出行,你可定要先顾好自己。”

“游历归游历,但也莫要苦着累着了,更切莫伤着了自己。”

“咱们贺家的小娘子,也是金尊玉贵的人儿呢。可莫要真学着你四叔,去行那些游侠之事,当自己是个游侠儿了。”

听她提到自己,一旁的贺诗人无奈地耸耸肩,自己这是反面例子了不成?

贺令姜笑着点头:“多谢母亲了。”

贺相山倒是言笑晏晏:“去吧,若是遇到什么事不懂,多问问你四叔。他在外游历多年,还是有些经验的。”

“只一点,出门在外,万事以安危为重。”

贺令姜又连连点头,一副十足听话的模样:“女儿记下了。”

贺诗人亦连连拍着胸脯打包票:“有我在,阿兄便放心吧。”

贺相山看着马车晃悠悠地消失在街道尽头,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怅惘。

不知不觉间,那小小的孩童,都能独当一面了啊。

他拢在袖间的手指微捻,想到柳渊的队伍,不日即将到达郢都。

想来,等令姜从银生归来时,他们贺氏彼时也要应召前去郢都了吧?

贺令姜同贺诗人一行人,带着十几名护卫,由临川而始,一路不停歇。

行到傍晚时分,恰恰好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宜黄县城。

贺府护卫找了处客栈,令掌柜的收拾出两间上房,给贺令姜与贺诗人安歇,青竹琼枝一屋,其余人等则另开了几间屋子。

许是赶了一日的路,这一行人也未下楼用膳,只让店中伙计送到了房间中,匆匆用过晚膳后,便熄灯歇息下来。

等到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贺府护卫便出了屋子,问店中伙计:“马匹可都喂好了?”

小伙计迎着笑脸:“您就放心吧,这喂马用的可是上好的饲料,保管吃得饱饱的。”

护卫点点头,递给他几枚铜钱:“我们等下用好早膳,便要出发了,还劳小哥先帮我们套好车马。”

“得嘞!”小伙计弯着眼,不着痕迹地将铜钱收入袖中。

早食过后,小伙计便见那大族的护卫婢女们拥着一位头戴幂篱、撑着大伞的娘子,还有一位年轻郎君,上了马车。

他看着这群人驱马驾车,往城外而去,不由心下感慨:这世族的排场,果然便是不同啊。

印着贺氏族徽的马车悠悠地出了城门,便向资溪方向而去。

日头渐渐西移,一眨眼便是一日过去。

天色擦黑,住在城外的百姓们,也结束了城内的活计。

扶老携幼的,背着背篓的,赶着牛车的,都往城外而去,以免酉时城门落下,自己落得个无处归宿。

因着这,此时的宜黄城的城门处,亦可以称得上是热闹了。

出城的百姓们各自归家,然而混在出城人群中的,有那么几人,却偏偏往城郊外的一处荒无人迹的密林处而去。

等进了密林,其中一人打了个呼哨,林中便走出四个人来。

为首一人走到那几人面前,叉手行礼:“七娘子,四郎主。”

贺诗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可都准备好了?”

“已经备好。”贺峥侧身,露出密林中早已备好的几匹快马。

阿满与另外四名护卫则垂手立在一旁,他们已在此等候了许久。

见到贺令姜,阿满心下不由高兴,先前娘子派她跟着贺峥出去办事时,她还以为娘子此行不打算带她呢。

原是让自己跟着贺峥,提前准备啊。

贺令姜微微颔首:“我们今晚骑马夜奔,争取在天亮之时到达乐安。届时,再另备马车。”

贺氏暗处必有神宫的人盯着,此行前去银生,定然不可暴露目的,最好让对方连她到底去了哪里都摸不着头脑。

因而,在出发前几日,贺令姜便派了贺峥带着阿满出去办事。

她与贺诗人昨日从贺府出行时,则只带了青竹琼枝婢女,连着贺府的十来个护卫。

等到了宜黄,他们借宿一晚后便直接出城,直奔资溪而去。

然而那印着贺氏族徽马车中的人,却已经并非她同贺诗人,而是由贺府的护卫所扮。

便是青竹琼枝二人,也是由那长相清秀的护卫装扮而成。

还别提,施了粉黛之后,他们二人倒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