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百七十六 孔家的小决定(1 / 2)

加入书签

“卖报卖报~两千年世家不为人知的故事~”

“五十六代家奴,二十三朝贰臣,带你细数孔氏变节历史。”

“学习墙头草哪家强?细看孔氏在东方!”

“孔圣蒙羞为那般?子孙不肖无节操!”

听到报童的呼喝,吴执御不由停下了脚步。

毕自肃并不停步,道:“孔氏咎由自取,当务之急,乃是查清曹二案。”

“观陛下之意,是要致孔家于死地。”吴执御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又如何?”阮大铖插话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若孔家秉承圣人之德,忠贞守节,如何会有今日?德不配位,必受其殃!”

“呸,你也配谈德?羞于尔同列!”吴执御不屑。

阮大铖也不在意,只当对方恼羞成怒。

他可是国朝伯爵,虽说是因为闺女给皇帝生了孩子得封,也没拿到铁券,地位却是实实在在的。

且等着,迟早要拿到世袭的铁券。

就在阮大铖顾盼自雄时,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皇帝正坐在一个摊子旁边,用筷子敲着桌面叫道:“东家,这凉皮怎么就涨价了?前年三文钱一碗,去年四文,如今竟然六文钱?”

“公子爷!”旁边一個食客说道:“如今朝廷各种工程不断,工钱开的又高,普通力工一天能挣六十文。”

“力工多挣跟涨价有什么关系?”皇帝佯装不满。

“钱多了,东西不就贵了?”食客笑道。

“但是这凉皮价格翻了一倍,工价涨了不跟没涨一样?”皇帝问道。

“公子爷可能不常买卖,因此不知。”老板放下凉皮,道:“近来天灾不断,粮价涨了,咱做小本买卖的自然要跟着涨价。

但是布价格未涨,像碳、铁、盐还降了,整体来说,大家都比以前好过了许多,否则咱也涨不起来价。”

“是啊。”食客说道:“咱走南闯北见识的多,越是朝廷工程多的地方,老百姓日子越好过。”

“老哥是做生意的?”皇帝问道。

“确实。”食客回道:“咱是卖瓷器的,在朝廷指导下,制出来的瓷器更精美结实,成品率大涨。

价格确实低了,但是卖的多了,倒是比以前挣的更多了。”

“但是朝廷收了商税啊。”皇帝颇有些打抱不平的意思。

“哎,咱以前也是怨声载道,如今倒有些许体会。”食客说道:“朝廷收了税给了雇工,雇工有钱买东西,咱能把货卖出去,赚了钱给朝廷缴税。

如此往复循环,可谓生生不息,所有人都有得赚。”

“老哥通透。”皇帝拱手表示敬仰。

“报纸上说的明白,咱也是想通了才有了体会,再说,事已至此,不缴税又能如何?

朝廷广派官吏,逮到就是十倍罚款起步,当初不知道多少人被罚的倾家荡产。

如今啊,看到同行,咱就告诉他咱偷税漏税的秘诀,要是他当真了,咱立刻举报,不只干掉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能赚一笔赏金。”

“高山仰止,小弟学到了,以后……”

“别听他胡咧咧,现在查的那么严,真顶风作案的也不敢让人知道,哪能抓到把柄?”另一个食客说道。

诸人哄堂大笑。

吃了凉皮付了钱,皇帝扬长而去。

诸人目送后,相视一笑。

一直未曾出声的老板娘感慨道:“陛下是越发俊俏了,只恨早生十年。”

“你就是晚生十年也没用!”老板撇嘴,道:“看那秦四娘,人长的标致,性格又好,知书达理,不还是去辽东战场打了一仗才进了宫?

你这模样,晚生十年也没得用,还是老老实实再生个闺女,说不得还有机会。”

“当不了陛下的爱妃,当陛下丈母娘也是极好的。”老板娘憧憬地说道。

一个食客忽然说道:“哎,你们说陛下知道我们知道他的身份吗?”

“陛下那么睿智,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陛下平易近人,不想给我们压力,这样有事情大家能说出来。”

“是啊是啊……”

笑谈中,皇帝进了军营。

为了镇压天方教,大军四散而出,如今营里面只有两万军以及三千多羽林卫。

这点兵力,连外城墙都站不满,但是没人觉得会出问题。

威名才是最大的安全保障。

孔尚坦觉得自己是圣人之后,孔氏大家长,威名远扬,安全很有保障。

此时,他正在给耿哲倒茶。

做了个请的手势后,孔尚坦说道:“耿兄急流勇退,智者所为。”

“不敢当智者,只是不愿与李佳诚同流合污罢了。”耿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从东林党兴起开始,官场就是非此即彼的态度,时至今日,依旧有许多人抱着这种观点。

耿哲惧怕孔氏而辞职,他认为自己已经站到了李佳诚的对立面,为了补回来,当然是靠向孔氏。

以孔家的人脉关系,不说复起,最起码的富家翁的生活是可以保证,何况他还指望孔家推他儿子一把。

“耿兄品德高洁,才干卓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