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二 搞倭国的心态(1 / 2)
“陛下,会试将近而试题未定,实在拖不起啦。”
文部尚书吴宗达拦在皇帝的马前,大有你今天不把事情办了就别想办任何事的意思。
“上马说。”皇帝招呼道。
确实拖不起了。
等开考之前再确定试题,印刷试卷的时间都不够。
吴宗达上马,皇帝道:“文部送上的题目,朕看了,觉得没什么意思。”
“不是说你们的题目不行,而是不完全契合当前风向与思潮。”皇帝补充道。
不还是不行?吴宗达微囧。
“国朝当下最大的事,莫过于曲阜孔氏被废,由此引发了无数讨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学说要怎么改。朕以为,你们的题目当结合此点。”
“陛下,那是殿试时的题目……”吴宗达一点都不委婉。
皇帝尴尬一笑,道:“那就让内阁定题吧。”
“该由陛下钦定。”吴宗达说道。
皇帝不耐烦地挥挥手,道:“让太子去选一个吧,实在不行就抽签。”
“陛下,科举,国之根本,岂能如此轻率?”吴宗达不悦。
“多大点事,下一届科举才是值得重视的。”皇帝撇撇嘴,说道:“孔氏倒是不少皓首穷经的,干的事却狗屁倒灶。
说起来经义修心养性,做起来全不是那么回事。
还得律法。
而做官做事,数学水利农业更加有用,你们文部也要与时俱进,别沉迷于诗书礼乐不可自拔。
做文章花团锦簇,做官就一塌糊涂,害国害民害己。”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也没见你自己读书。
吴宗达感觉牙疼。
“朕不读书,只读人,不然要你们干嘛?你总不能指望朕把大小事情都办了吧?”
皇帝振振有辞,吴宗达居然无力反驳。
“行了,等散朝之后定题,去忙你的。”皇帝撵走了吴宗达。
科举这事吧,皇帝其实没什么看法。
不管考试内容和形式怎么变,书呆子永远是书呆子,跟是不是八股文真没太大关系。
不管科研还是做官,想做出成绩都是需要天赋的。
当然,并不代表皇帝会一直保留八股文,却也没有必要特意推动。
等下届科举增加数学等科目,八股文自然而然会废止。
总不能要求数学也遵循八股文,那也太扯淡了,莫说考生不愿意,考官们也会被指着脊梁骨骂的。
就在皇帝即将进入京营时,一骑追来。
山东急报,巡抚李佳诚遇袭,其护卫死伤惨重,本人轻伤。
“哼,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皇帝怒哼一声,甩袖进了京营。
加派三千兵入山东,彻底清剿孔氏余孽。
大军出动,皇帝上朝。
群臣行礼完毕,没等“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皇帝就说道:“敢刺杀一省巡抚,孔氏何其嚣张也?
孔氏霸凌山东,而诸豪强霸凌府州县,本质没有差别。
各部司当加快速度,推进士绅一体纳税。
诸豪强若有不服,可提兵来战,朕成全他九族团聚的愿望!”
“陛下息怒。”诸臣拜劝。
“怎么息怒?”皇帝反问一句,继续说道:“尤记得当年巡视昌平州,过温榆河,时值天旱,百姓挖沟渠,却被豪强们用了。
朕及亲卫于温榆河取水喂马,居然被那豪强王氏收钱。
豪强之害,可见一斑。
今日只让他们照章纳税,已经是格外优待,拖延着办不下去,是想怎地?”
这点小事惦记了这么多年,真是记仇啊!
诸臣暗暗腹诽,依旧老实请罪。
等退朝就去查一查王氏,看他到底什么来头,让皇帝心心念念这么久。
皇帝息了怒火,继续说道:“交趾、北隅、辽东设省以来,效果卓然,朕意,改山东布政司为山东行省,原山东都司由山东守备师承接,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诸臣再拜。
一方面行省确实好,另一方面这是皇帝赏功呢,可不敢触霉头。
果然,皇帝说道:“降旨,改设山东行省,李佳诚为主政。
刘鸿训。”
“臣在。”刘鸿训出列。
“持朕手谕,敕令李佳诚那厮娶红娘子,所谓成家立业,堂堂一省主政却不娶妻,成何体统?
红娘子投奔秦良玉麾下,官至营长,却因情而弃职追随其左右,如此佳人,岂可辜负?
告诉红娘子,若那厮推脱,大耳刮子扇起来,莫要手软。
适龄婚育而不娶不嫁,天下何以为继?
令各地官府商议,凡家贫无力养育子女者,皆给补助,其补助对象当明示,有异议者提,上级官府核查。”
“仁慈无过于陛下!”诸臣再拜。
“继续议事。”皇帝示意群臣奏事。
“启奏陛下,臣有奏。”刘鸿训出列。
准。
刘鸿训说道:“二月初,倭国使者进京,今日礼节培训已毕,可以召见。”
“人在何处?”皇帝问道。
“就在殿外。”
“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