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0章 南洋底牌(1 / 2)

加入书签

听到法国代表的话,不了解情况的国家,和真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了解情况的苏联代表柴格尼夫斯基、美国代表格林·勒夫、英国代表约翰·科林和葡萄牙代表冈本思科,无不替法国代表脸红。

自从经过南洋和苏联在非洲的斗争后,他们双方在非洲的控制区是越来越大了,而倒霉的法国。却失去了所有非洲殖民地。

这如何不让高傲的法国人愤怒。

等到投票环节时,所有代表都投了赞成票。

苏联代表柴格尼夫斯基看到自己的提议得到所有国家的同意,不由笑了起来,这可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志得意满的柴格尼夫斯基,不忘看向对面的美国代表格林·勒夫,对他一个挑衅的眼神。

格林·勒夫,看到柴格尼夫斯基的挑衅直接无视,而是收拾东西,离开了会场。

联合国会议分裂南洋的提案,如同一颗炸雷,在本已平静的国际局势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如同一股洪流般席卷了每一个角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各国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和分析,探讨这一提案对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南洋的地位和角色,思考这一提案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政治利益和地缘政治博弈。

这次联合国会议通过提案,是第一次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这无疑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一次严重挑战。

各国开始担忧,如果这次提案成功分裂了南洋,那么其他国家是否也会成为下一个目标?这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在国际社会中逐渐蔓延开来。

在国际社会中,对于这一提案的看法不一而足。

一些媒体支持南洋分裂,他们认为南洋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收取高额过路费的天然关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国家被一点点蚕食分裂。

他们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历史作为例子,认为分裂是南洋走向衰败的必然结果。

同理有支持的一方,也有反对的。

他们认为,如果南洋分裂,那么最应该分裂的应该是苏联。

苏联占据亚欧大陆近一半的土地,其庞大的版图让任何国家都感到恐惧。这些国家认为,分裂南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冲突和不稳定。

毫无疑问,反对的声音大多来自美国,欧洲的媒体以及南洋媒体。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对于此次事件的主角南洋政府,却一点没有表态,好像要分裂的不是他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在这风平浪静下,是南洋政府压抑的愤怒。

......

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刘铭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手捧着一杯香浓的绿茶,悠然地翻看着今天的报纸。

报纸上的标题无一例外,都是关于联合国分裂南洋的消息。

就在这时,李明轩推门而入,他扫了一眼刘铭华手中的报纸,嘴角勾起一丝戏谑的笑容,走到刘铭华身边,调侃道:

“怎么样,我的皇帝陛下,看了这些报道有什么感想啊?是不是突然发现我们南洋在国际上竟然这么没有威慑力,他们想分裂就分裂?”

刘铭华放下报纸,叹了口气,有些郁闷地说道:

“唉,没办法,谁让我们这么老实,好说话呢。唉,还有我们的好盟友美国,这还没怎么呢,就做出出卖盟友的事来,以后谁还敢跟他啊。”

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和自嘲。

其实不止是刘铭华,李明轩以及一众的南洋高层,对美国的这种出卖盟友,落井下石的做派,很不齿。

通过这件事也让南洋一众年轻高层认识到,国际政治的黑暗和危险。

那可真应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

看到刘铭华的郁闷,李明轩哈哈笑起来,这两年难得一见让刘铭华郁闷的事,说道:

“哈哈,别想这些了,我们的小胖墩可是准备得怎么样了,你打算什么时候领出来见见人啊?”

刘铭华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抬头看着李明轩,说道:

“都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具体时间就看我们的李相了。”

他们口中的小胖墩,实际上是对南洋即将试爆的原子弹的代号。

原来,从联合国大会结束的当天开始,会议的内容就传遍了南洋政府。

李明轩在接到消息后,立刻找到了刘铭华,提出了让小胖墩出来见见人的申请。

刘铭华知道原因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明轩的提议。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铭华就让宋舒城等相关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

此时宋舒城等研究人员,都激动的在基地里期待着小胖墩的惊艳亮相,这是他们6年的成果。

“我定时间吗?这个我觉得不着急,我觉得是不是再酝酿酝酿比较好。”

李明轩拍了下报纸说道。

“为什么?”

刘铭华疑惑的问李明轩。

“嗯,我觉得这是一个让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