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章 养蜂计划的第一步(1 / 2)

加入书签

老鸭岭。

刺苔丛中。

方鸿半蹲在地上,正以极其小心的手法,一块一块的扒掉堵住蜂巢口子的石头。

这个蜂巢,并不是新挖的。

而是两天前挖过的那窝出蜜量超过20斤的超大蜂巢。

两天前割蜜的时候,方鸿安特地留了两块巢脾,然后又把挖开的口子用石块重新堵了起来。

为的,就是今天过来收蜂的时候,这群蜂还会在蜂巢里。

扫荡完麻石岭、老鸦岭和七里山之后,周遭这一片山,方鸿安一时也找不到下手的新目标。

家里积存的蜂蜜已经超过了200斤,兰文绣把家里的闲置已久的几口老坛子找了出来,才将将了下来。

再多的话,就得想办法去借坛子了。

正好明天就是赶圩日,这些蜂蜜出手,也足够缓解掉家里现阶段的困境。

而昨天老木匠又送来了蜂箱。

基于以上的因素考虑,方鸿安决定正式开启自己的养蜂计划。

养蜂,首先就得有蜂才行!

在后世,获取蜜蜂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最简便也最稳妥的方法,是去其他的蜂场买现成的蜂群。

而另一条,则是去收野生蜂群。

对方鸿安而言,第一条途径显然行不通。

方鸿安选择去野外收蜂。

这对方鸿安而言,也并非难事。

这几日挖野蜂蜂巢,每个蜂巢方鸿安都没有将所有的巢脾割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巢脾。

蜂巢里保留巢脾,蜂王就会有巢房产卵,就不会弃巢。

蜂王不弃巢,雄峰和工蜂也不会离开,即便巢脾不够,也是会重新筑造巢脾!

这样提前预留的门路,可以充分保障了方鸿安在开启养蜂计划后立即有蜂可以收。

而在这所有预留的蜂群中,眼前这一窝出蜜量超过20斤的强蜂群,是方鸿安収蜂的首选目标。

养蜂人习惯以强弱来划分蜂群的规模,大致可以划分为:弱蜂群、中等蜂群、强蜂群、超强蜂群四类。

划分蜂群规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蜜蜂养殖。

在蜜蜂养殖中,强蜂群和弱蜂群采取的养殖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针对弱蜂群,主要目的是培育蜂群壮大而非割蜜,所以轻易不会割蜜。

而对于强蜂群,首要追求的,就是在流蜜期尽量多产出蜂蜜,所以只要巢脾达到可以割蜜的条件,就会立即进行割蜜处理。

诚然,任何一個强蜂群也都是从弱蜂群成长起来的。

但这是方鸿安的第一窝蜂,哪有放着有强蜂群不收,去收弱蜂群的道理。

强蜂群,不仅能让蜂群在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后的快速适应恢复。

也能保障在五月这种大流蜜期,可以尽快的产出蜂蜜。

眼前这窝蜂,虽然蜜蜂的数量方鸿安没法子去数,但巢脾的总数达到了15脾,有半数的巢脾,长度超过了30公分。可以肯定的说,这必定是一窝强蜂群,方鸿安估计,这窝蜂工蜂的总数量至少是在2万只以上。

将这窝蜂收回去,就算过箱后会产生损耗,但在5月这种大流蜜期,只要几天,工蜂的数量恢复过来,最多不超过30天,这窝蜂就可以开箱割蜜。

如果是弱蜂群的话,从养蜂到割蜜,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当然,选择强蜂群也并非就全部都是优点。

从收蜂的难度和风险性而言,强蜂群和弱蜂群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弱蜂群数量少,收蜂的时候更容易找到蜂王,把蜂王收袋之后,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也更容易被整个蜂群所接收,收蜂自然就相对简单且安全。

而强蜂群,蜂巢里往往多达数万只蜂,要从这茫茫多的工蜂里中找出蜂王,是一件相当考较眼力的事情的了。

就算是找出了蜂王,顺利把蜂王装入袋,在混乱的情况下,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也很难让蜂群里所有蜜蜂接收到,从而很容易导致蜂群逃逸,收蜂不全的现象。

更有甚者,如果收蜂过程中不慎把蜂王弄死,整个蜂群甚至会出现暴乱的现象,在那种情况下,收蜂人都会面临危险。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前世有着丰富的经验,方鸿安仍拿出了最谨慎的态度对待。

他不敢让没有任何经验的王通上手,只让他远远的在刺苔丛外候着。

整个过程,也都几乎是屏气凝神的在做着每一个动作。

即使是最后一块石头了,他手上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石头稳稳的移开的同时,他的目光迅速投注了进去,开始寻找蜂王的踪迹。

不出意外的,虽然他的动作已经尽可能的小心,但蜂巢内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嗡嗡嗡的声音,犹如无数的战机在空中轰鸣!

黑麻麻的纷乱的身影,让方鸿安的双眼也根本看不过来。

方鸿安赶紧转过身,点起了烟把。

点烟,主要是为了让蜂群暂时安静下来,不能让他们完全被熏晕,所以烟不如之前割巢脾的时候大。

方鸿安将烟把缓缓靠近蜂巢,仔细观察着蜂群的反应。见纷乱的蜂群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