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章 帝国双璧---大汉的兴盛与衰亡14(1 / 2)

加入书签

或者说就算是他们老赵家的皇帝都不太行.....连有名的将军和文臣都不行吗?

天幕上的后世之人竟然连一嘴都不愿意提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没有轮到....

赵匡胤害怕是不是因为自己连累了子孙后代,但是他又觉得不是这样,

天幕的口气明显是不在乎皇帝的,所以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将领土全部拿下来吗?或者说宋朝实在是太差劲儿了吗?

赵匡胤哭唧唧....

还有比他更难受的皇帝呢,那就是隋文帝杨坚,他觉得自己兢兢业业做的也不差...难道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可是,秦始皇就算二世而亡天幕也是极大的夸赞。

他已经从天幕口中推断出那个皇帝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就是李渊之子李世民,甚至世民还不是开国之君,李渊才是。

隋文帝不知道自己是二世而亡还是在他手里江山就已经丢了,天幕就好像略过了他建立的王朝,秦朝、汉朝....然后直接到唐....他比赵匡胤更加地慌张。

历史的是非对错,个人的功德评判确实不能靠一家直言,但天幕竟也没有怎么提起过;

难道自己建立的王朝和秦的二世而亡很相像吗?

继承人除了杨勇他还有勤俭节约的广儿,若是广儿登基会不会好一点?

隋文帝杨坚真的是太忧心了,和千百年之后的赵匡胤产生了共识,就算是被骂也比被忽视要好的多啊!

沐沐给ID为汉武帝刘彻的宝子解释完之后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讲了下去

【卫青作为大将军远涉漠北,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卫青因功被加封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舅舅卫青七战七胜,战功赫赫;

而霍去病也不遑多让,他四战四胜,少年将军威名震慑天下,在结合他二十出头的年纪,霍去病的声望甚至一度超过了舅舅。

一战一胜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以800轻骑深入匈奴后方,活捉和杀戮匈奴王族,以此战功被封为冠军侯:功盖三军、勇过三军,并被封食邑1600户。

第二次是河西春之战,那年霍去病20岁,他受汉武帝之命收回河西走廊,率领精锐骑兵1万人继续采用他一贯的作战风格“闪电战”,

霍去病迅速攻下了匈奴的遬濮部,紧接着他急速行军渡过狐奴河,又翻过了焉支山,直接以一万人的兵力拿下匈奴5个小国。

最后斩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等敌人8900余人还生擒浑邪王王子,因为此战役加封两千户食邑。

但因为不是大胜,汉王朝这边付出的代价也不小,朝廷这边对他有点质疑;

但是汉武帝刘彻他还是十分相信他一手教养的霍小将军,还特意奖赏了大宅子给霍去病,

可是霍去病没有收并且说出了着名的那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第三战是河西夏之战,汉武帝刘彻派卫青和霍去病两路大军出击匈奴,公孙敖与霍去病是一路的,但他又迷路了;

霍去病一人北上,深入匈奴后方,这一战,霍去病杀敌三万余人并且俘虏了5个匈奴王及其亲眷等数十人;

还有王工大臣、相国等63人。

而且这一战汉军的损失相对来说不大、取到了空前绝后的胜利,霍去病也因此被封为大司马,和他舅舅卫青一样,并且还增加了五千户食邑。

第四战就是漠北战役了,匈奴狼子野心好不放弃,他们的首领对于河西战役的失利十分不甘心,

匈奴单于已经享受惯了汉人的供奉,就算这几次被打的狼狈逃窜,但是在匈奴首领的心里汉人就是“两脚羊”,只不过他这个当主人的一个没注意被奴隶反噬了而已;

只要他们有一场胜利,汉人就会像前七十年那样害怕了,都是一群软骨头,匈奴首领不允许自己没有先辈厉害,竟然会丢失了汉朝这块大肥肉。

所以尽管这几年屡战屡败,但内心的屈辱和不甘心让匈奴单于继续攻打汉朝,

他们计划着将汉军引诱到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沙漠以北,全歼汉军主力,使其一蹶不振,这样中原就唾手可得。

这一战也是霍去病舅甥俩领兵出去,霍将军领兵五万,深入漠北追击匈奴左贤王;本来是匈奴引诱汉军计策想要全歼汉军主力,

结果匈奴主力七万余人被歼灭,又俘虏匈奴王公大臣数百人。】

“好!”汉武帝刘彻快要激动的晕过去了,大汉对匈奴竟然有此成就有此成就啊,他日史书必定会牢牢镌刻,

本来猪猪陛下就很喜欢他的霍小将军,现在越看越爱、越看越爱....恨不得同吃同睡....

就算是年少轻狂的霍去病也被姨父这个表情弄的有些不自在,怎么如此奇怪。

卫青除了为自己外甥骄傲还有深深发忧虑,这些都是去病未来的功绩....

天幕将他捧这么高,去病承受那么多的期望,他会不会承受不住而崩溃啊,或者陛下揠苗助长....一开始让人期望太高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大将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现在脑子乱糟糟的,既高兴还夹杂着许多数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