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形式危急(1 / 1)

加入书签

如果说西方面军,在战争一开始面临的众多客观困难,是给了西方面军一个地狱开局的话。

巴甫洛夫在战前的部队布置,就又给这一地狱开局,加码了不少。

致力于静态防御的大将,将麾下四个集团军中的三个贴近边境布置,试图在长100公里、宽200公里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构建一道连贯的防线。

这除了直接造成,上一章提到的,在关键地点抵御德军装甲集群的苏军部队,成了被宽大防守正面摊薄的少数部队外。

还将第3和第10集团军,堆在了突出部中,时刻面临被德军从侧后切断包围的风险。

而这一风险又在干扰巴甫洛夫后续战略决策的同时,给了刚刚看完罗马尼亚战线记录片的薯条君,狠狠一击。

曾经战斗过的布列斯特要塞,和格罗德诺西北一处战场(第一卷第49-55章反击的坦克部队),分别为正在天上的薯条君,揭开了德军南北两路大军钳形攻势的初步视野。

果然,当一贯描述“谨小慎微”的系统,都给出是否踏入地狱的询问后,薯条君就不该对西方面军面临的局势,有任何期待。

而面对如此窘境,薯条君可选的部署位置也被极大压缩了。

要么降落到格罗德诺附近,拦阻德军在北部的攻势,要不降落到布列斯特东北的科布林,拦阻德军在南部的攻势。

当然,薯条君还是发现了华点,为什么不能部署在沃姆扎?给德国人来个一切战术转换家?

对此,我们可以从政治军事领域给出很多理由。

但对于薯条君来说,系统只需要将一份地图显示出来,表示薯条君完全可以部署在格罗德诺后,自行跨越100公里的路程,赶往沃姆扎。

于是对于跨越百公里机动多少有点认知的薯条君,将思维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

那就是面对德国人的两路包夹,分身乏术的薯条君,希望主动分割战区,以实现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的愿望。

对于这一要求,系统在给出,注意影响的警告后,便直接通过了。

(一些解释:

1、战争迷雾的影响

由于在边境地区的战斗中,薯条君并没有在苏瓦乌基地区战斗过,因此依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提供初级战略视野的薯条君,和西方面军一样,暂时并没有意识到,实际对西方面军威胁更大的德第3装甲集群的存在。

2、无法在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中向西突围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

历史中,在导致各方面军必须头铁反击的第3号命令之前,面对德国的不宣而战(3时15分发起攻击,5时30分德国驻苏联大使会见莫洛托夫,宣读宣战书)。

完全不知道前线形势,且极度震惊的苏联人民委员会,于6月22日上午7时15分通过国防人民委员会发布第2号命令。

命令除了要求西部各军区,立即以一切力量反击德军外,还规定了“在未得到特别命令之前,各地面部队不得越过国境”,空军“不得袭击芬兰和罗马尼亚领土”。

而对于这一特别规定,各路人马可能有各种解释,但无论如何该命令至少表明了,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大胡子依然不想给小胡子任何扩大战争的借口。

当然,这一命令因为,战场的糟糕形式,而未得到实质执行。

②军事因素

相比给不给德国人借口这种政治因素。

苏联边境部队没有进入战备状态,且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成全面动员的事实,限制了苏军一切异想天开的,越过国境实施大规模反击的想法。

至于,在5月15日,突然冒出来的只有几页纸的所谓“大雷雨”计划,实际上连总参异想天开设置的,众多预案等级都够不上。

毕竟,哪怕不考虑任何大型军事行动的计划书,只有几页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个计划从提出,到苏德开战的短暂时间,也不足以让当时的苏军,做好执行计划的准备。

因此,这一计划实质只是朱可夫等少数,苏联战略家的“新思维”(短暂想法),是其在给军校毕业生讲话时,抛出的一个吸引注意力的论点。

并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大胡子在战前曾经见过这几页草稿纸。

甚至退一万步讲,哪怕当时的苏联,真的有针对西方危险的先发制人计划(肯定不叫“大雷雨”),按照大胡子当时的战略认识,其攻击重点也更可能是,罗马尼亚以及巴尔干地区。

3、薯条君掌握主动性后的战役时停

在系统提供的大规模行动框架消失后,为了同时参与一个战区中的多个战役。

薯条君可以选择主动分割战役区块,并在不同战役区块中,享有各自独立的时间流速。

当然,这种操作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也是薯条君需要同步承担的。

因为,即使是系统进行的较为严谨的战役区块划分,也已经带来了一些风险,比如西南方面军薯条旅部队的数次“独走”行动,都是这种风险的(最小)体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