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去扬州吧(1 / 2)
“不知陛下和娘娘可有中意的人选负责画舫船一事?”
武安公再次开口道。
永宁候毛遂自荐“陛下娘娘,臣愿往。”
京营,是谢逾的京营。
若是被内阁趁火打劫,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扪心自问,他比李怀谦合适。
顾笙愕然。
永宁侯这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无所谓了吗?
再这样下去,她真担心永宁侯会被得罪的同僚官员套麻袋打闷棍。
“这是不是不太好?”
顾笙和萧砚随对视一眼后,讪讪道。
兄弟印记闪闪发亮,明晃晃的进度条,彰显着永宁侯为她两肋插刀的决心和勇气。
掰着手指头数,永宁侯也算是自己人了,总不好过于压迫奴役。
永宁侯字正腔圆一本正经“臣觉得挺好的。”
他的平庸,只是上不及祖辈,下比不过嫡子,但并不意味着真真上不得台面,只能当个摆烂躺赢的混子。
老牌勋贵,镇场面是绝对够用的。
顾笙轻抿嘴唇,干巴巴道“本宫和陛下绝不会忘记你的功劳,更不会亏待永宁侯府。”
永宁侯顿时喜笑颜开,若不是场合不对,他的嘴角能咧到耳根。
资质平庸者,也有发光发热的机会。
商定好画舫船一事后,萧砚随又对永宁侯提议捐善款的神来之笔,予以肯定和奖励。
永宁侯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昧了所有功劳,乐呵呵诚实开口“这非臣一人之功,乃与武安公共同商议。”
“臣受之有愧。”
李怀谦:确定了,还真就让永宁侯这个汲汲营营了多年的家伙攀上了高枝,找到了大乾最大的靠山。
武安公,代表的是顾皇后。
陛下对顾皇后情深一往,素来纵容。
简而言之,没脑子的永宁侯,一手谢逾,一手帝后,在上京城又能横着走了。
难不成,去年初秋,永宁侯府寻高僧看风水掐算日子迁祖坟真的改运了?
他有罪!
子不语怪力乱神。
李怀谦敛起乱七八糟的想法,在离开前,有些冒犯的脱口而出“陛下,您就不担心有朝一日谢督主取而代之吗?”
谢逾两个字,在内阁就是乱臣贼子的代名词。
萧砚随先是一愣,而后看傻子似的看向李怀谦,一脸的理所当然“那朕就是皇太弟,皇位早晚还是朕的,大乾仍是萧氏的。”
到时候,他就能理直气壮的开摆了。
不用似最近这般,因为一场恐怖的亡国噩梦,被迫勤奋。
李怀谦:……
人类不仅悲欢不相通,脑回路也千差万别。
先皇和陛下都笃信谢逾忠诚不二,那他是不是也应该尝试着不带偏见不闻污言秽语,去公平清白的审视谢逾。
李怀谦和永宁侯相携离开。
武安公被单独留了下来。
“娇娇,可还有别的嘱托?”
无旁人在场,武安公也随意亲昵了些许。
“父亲,近来可有收到扬州的消息?”顾笙轻声问道。
武安公的神情一僵,满是慈爱的目光溢满怀念和忧伤。
他膝下无子,也从未打算过继。
他是把陆家谨言当作亲子来培养的,假以时日,就是娇娇的倚仗。
因着谨言,上京顾家和扬州陆家,亲如一家。
如明珠般耀眼的谨言,死在了虞乡。
在丧妻之后,他又体会到了丧子之痛。
上京顾家和扬州陆家,
“娇娇因何突然提及扬州?”武安公压下心中的酸楚,反问道。
扬州,和风细雨小桥流水白墙灰瓦。
曾是他最心动的风景。
如今却成了不敢踏足之地。
顾笙走过去,如同儿时一般屈膝蹲在地上,俯在武安公膝上,孺慕又眷恋。
“父亲,清寒的父亲是河中虞乡知县。”
“一听虞乡,女儿就不可抑制的想起表兄。”
“表兄的脸,好像都有些模糊了。”
强忍下的泪意再次翻涌决堤,湿了眼眶。
她竟然在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中忘记了表兄的长相。
只记得,表兄的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明明她的表兄,那么疼她,
武安公抬手轻抚顾笙的长发,眼眸中的悲痛似是要化为实质“娇娇……”
武安公声音一度哽咽,半晌才平复下心绪“自你入宫,你舅舅舅母就再未托人捎信了。”
谨言之死,是两家难以消弭的裂痕。
午夜梦回,他也曾一遍遍问自己,当年拗不过谨言,一力促成谨言赴虞乡赈灾,悔,还是不悔。
陆家谨言,秉承的是最醇厚的圣贤之道,立的是为生民立命之志,胸腔中跳动的是最纯粹的赤子之心。
那孩子,挽救了那么多虞乡百姓,至死都未辜负十年苦读手捧圣贤书许下的毕生理想。
他是悔的。
那孩子,或许只有遗憾,不曾有悔。
遗憾在临死前没有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遗憾不够果决没有救下所有的虞
↑返回顶部↑